星舰"火箭第十次试飞成功,1小时飞越半个地球后精准溅落印度洋,验证了关键太空机动技术,为未来月球和火星任务奠定基础。这枚全球最强火箭将助力NASA重返月球,马斯克更计划2029年送人类登陆火星。
美国中部时间8月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8月27日7时30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发射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任务。

此次试飞任务的重点目标包括让飞船部署模拟卫星、在太空中进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等。按计划,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区域,不返回发射场。据直播画面显示,本次试飞中,“星舰”在1个小时内飞越半个地球,最后成功溅落到印度洋预定海域。发射现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标志着SpaceX在重型火箭技术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试飞原计划于北京时间8月25日7:30左右进行,但由于“地面系统问题”,SpaceX在最后一刻宣布推迟发射。24日晚,SpaceX仅简单说明取消原因是“地面系统问题”,未透露具体细节。这并非“星舰”首次因技术问题推迟发射,此前多次试飞也因天气、设备故障等原因调整过时间表。21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闪闪发光的飞船照片,并配文:“准备发射'星舰'。”显示出对此次试飞的期待。

“星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可重复使用。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SpaceX降低太空运输成本的核心理念。此前,SpaceX已成功测试“筷子夹火箭”回收方式,这种通过发射塔机械臂捕捉返回助推器的技术可谓史无前例,展现了SpaceX在火箭回收技术上的创新突破。

“星舰”试飞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技术验证,更在于其潜在的革新性影响。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运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星舰”的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该火箭于2023年4月首次试飞,至今已进行十次飞行测试。
今年3月,马斯克曾雄心勃勃地表示,“星舰”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他预测,如果进展顺利,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这一时间表显示出SpaceX对“星舰”项目的长期规划和对深空探索的坚定承诺。
此外,“星舰”在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最早在2027年中旬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星舰”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具。NASA已选择SpaceX的“星舰”作为“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载人着陆系统,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宇航员可能将乘坐“星舰”登陆月球表面。
然而,“星舰”的试飞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前所未有,天气、技术等问题都可能对试飞产生影响。回顾今年前三次试飞,“星舰”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凸显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度。
在今年1月和3月进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试飞中,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均成功实现发射塔“筷子夹火箭”回收,但第二级飞船在上升期间快速解体。当时,“星舰”第二级飞船碎片化身流星雨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5月进行的第九次试飞中,火箭第一级助推器发生爆炸,火箭第二级飞船失控,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十次试飞的成功对SpaceX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任务重点测试了飞船在太空中的机动能力和发动机重新点火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对未来执行月球和火星任务至关重要。成功部署模拟卫星验证了“星舰”作为有效载荷运载平台的可靠性,而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则为未来深空任务中的轨道调整和着陆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