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巍巍狼牙山,苍松翠柏间,五位壮士纵身一跃的壮举已过去八十余载。2025年8月,葛振林之子葛长生再次踏上这片浸染着父辈热血的土地,当记者问及感受时,这位七旬老人凝望着棋盘陀主峰轻声说道:"父亲......

巍巍狼牙山,苍松翠柏间,五位壮士纵身一跃的壮举已过去八十余载。2025年8月,葛振林之子葛长生再次踏上这片浸染着父辈热血的土地,当记者问及感受时,这位七旬老人凝望着棋盘陀主峰轻声说道:"父亲从没想过当英雄,他们跳崖时都以为必死无疑。"这句朴实的话语,揭开了历史教科书背后更为震撼的人性光辉。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1941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遭遇日军七万兵力铁壁合围。9月23日,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将敌军引向海拔1105米的狼牙山主峰。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在弹药耗尽后,他们砸毁枪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纵身跳崖。这个被写入《论联合政府》的壮举,在葛长生的记忆里却有着更为鲜活的细节:"父亲说当时根本来不及害怕,崖边的小树剐得浑身是血,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挂在半山腰的树杈上,嘴里还咬着半片耳朵——那是厮打时从日本兵脸上撕下来的。"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历史档案显示,这场阻击战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五壮士以5人之力牵制日军2500余人达12小时,为主力转移赢得宝贵时间。更令人震撼的是,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而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存。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葛长生展示的父亲日记里记载:"1941年9月24日晨,被老乡发现时,我的右眼肿得看不见东西,肋骨断了三根,但手里还攥着半截枪栓。"这种超越生死的坚守,在当代青年重走抗战路活动中引发强烈共鸣。北京某高校学生王梓涵在狼牙山纪念馆留言:"原来英雄也会疼,会害怕,这才是真实的伟大。"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五壮士后人的讲述颠覆了传统英雄叙事的模板。宋学义之孙宋福保提到,爷爷返乡后始终以农民自居,"有次县里让他作报告,他紧张得把'日本鬼子'说成了'日本兔子'"。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英雄形象从神坛回归人间。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国强指出:"五壮士最动人的不是跳崖瞬间,而是明知道会死仍然选择牺牲的日常性伟大。据档案记载,跳崖前五分钟,马宝玉还帮胡福才系紧了鞋带。"

在当代语境下重访这段历史,呈现出更为深刻的精神维度。葛长生回忆父亲晚年常做同一个梦:"总梦见自己没拉住胡德林的手。"这种幸存者的愧疚与创伤,构成了英雄主义的另一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寅认为:"五壮士精神的核心不是完美的神性,而是在极端环境下普通人迸发的人性光辉。他们害怕却未退缩,犹豫却仍向前,这种真实性比任何艺术加工都更具震撼力。"

#五壮士幸存者后人再登狼牙山#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000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