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躺在平台上时还能大声哭泣,大腿有流血痕迹",61米高空坠落背后,蹦极安全红线为何屡被突破?专家:75%事故与设备老化有关,国内近三年19个项目因安全隐患被整改。...
她躺在平台上时还能大声哭泣,大腿有流血痕迹",61米高空坠落背后,蹦极安全红线为何屡被突破?专家:75%事故与设备老化有关,国内近三年19个项目因安全隐患被整改。
8月26日下午,一则关于宜昌西陵峡快乐谷景区蹦极项目发生意外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据网友发布的现场图片显示,一名游客被工作人员从水中捞起,水面可见明显血迹,引发公众对景区安全管理的强烈关注。

事件亲历者小何向记者描述,事发时一名女性游客正在进行蹦极项目。第一次反弹时绳索正常,但第二次下落过程中,绳索在安全绑带连接处突然断裂,导致游客撞击栏杆后坠入水中。"她躺在平台上时还能大声哭泣,大腿有流血痕迹,随后被担架送离。"另一目击者补充称坠落高度超过40米,与61米的跳台设计高度存在差距,推测断裂可能发生在下降中段。现场照片显示,断裂后的绳索末端悬挂在桥墩平行高度,金属连接环清晰可见。

当日下午3点,快乐谷景区发布停业检修通知,称将对设备全面维护,但工作人员向记者否认检修与事故有关联。而夷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当晚发布通报,确认一名游客受伤送医,目前无生命危险,景区已暂停营业配合调查。值得注意的是,辖区派出所民警对外表示"绳子没断",与目击者陈述及现场图片存在明显出入。附近商户则提供了另一种说法,称事故系"游客安全扣未固定到位"所致,但该说法未获官方证实。
公开资料显示,涉事蹦极跳台建于西陵峡口悬崖,垂直高度61米,相当于20层楼高,以"华中第一跳"为宣传卖点。记者查询发现,我国现行《蹦极安全技术要求》(GB/T 31268-2014)明确规定:弹性绳需具备双保险机制,单绳断裂伸长率不得超过10%,且必须每日进行目视检查、每月进行专业检测。业内人士透露,蹦极绳通常采用多层乳胶芯包裹凯夫拉纤维的复合结构,理论承重超过2000公斤,断裂事故多因金属连接件腐蚀或违规维修导致。这不是国内蹦极项目首次出现险情。2019年天津某景区发生过游客触水事故,调查发现是绳索长度计算错误;2022年泰国芭堤雅更发生外籍游客绳索断裂坠亡事件。资深户外运动安全专家王振华指出:"蹦极事故中,75%与设备老化有关,20%源于操作失误,真正因游客不当行为导致的不足5%。"他特别强调,61米高度已属高难度商业蹦极,应该采用比常规项目更高等级的安全冗余设计。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蹦极运营存在多重隐患:部分景区为降低成本,超期使用本该淘汰的绳索;个别地区监管部门将设备检验委托给景区自聘机构;更普遍的问题是操作人员培训不足。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登记在册的87个蹦极项目中,近三年有19个因安全问题被责令整改,但处罚多以罚款为主,缺乏震慑力。#民生聚光灯#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