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国家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设立了国家奖学金。这也是党和国家授予高校学生的最高荣誉。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2022—2023学年度100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在全国仅有100人上榜的情况下,东南大学的学子名列其中。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走进这位获奖同学的故事,“以人为镜”,来汲取成功的经验。
这位获奖同学是来自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20级的廖天一。纵观他大学的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大学生涯也并非如想象中一帆风顺。据廖同学自己在采访中所说,刚进入学校时,他遭遇了多次挫折,包括学生会落选和竞赛失利等等。而后在辅导员的开导下,他深耕图书馆,取得了优异的专业课成绩。但这只是他“起飞之路”的第一步,真正的重头戏还要从这位同学的大二看起。
廖天一同学在大二开始投身实验室,深耕科研,主持了国家级大创项目“基于反向射线追踪算法的6G全应用场景信道建模研究”,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6G信道仿真软件,攻克多项难题。更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一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项。要知道,EI论文认可度很高,是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文献索引数据库,它收录了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相关的学术会议论文和期刊文章,其含金量可见一斑。更何况,廖天一同学可是在本科生阶段就完成了这一成就。
能达成如此成就,除了该同学自己的努力之外,东南大学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编经过了解发现,东南大学为了给本科生的科研之路提供坚实的支持与帮助,还特别开启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旨在资助在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这一计划为学业优秀的大学生提供了直接涉足科学研究的契机,引领他们步入科学前沿,洞悉社会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东大的学子通过发现问题、点燃创新思维、独立承担课题等环节,积极开拓未知的知识领域,享受了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全新乐趣。
东大还会定期举办大学生学术报告会,就从小编从官网查到的最近一次学术报告会来说,它作为本科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学术成果交流平台,集中展示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和创业实践成效,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在学术报告会的开幕致辞中提到,东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外研学到展示交流的全链条培养路径。这一系列融会贯通的培养模式对学生来说,除了上文提到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科研能力之外,还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包括廖天一同学之所以能够在科研上取得成就,与专业课成绩的高起点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廖天一同学自身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与此同时,“千里马还需伯乐”。廖天一同学走上科研之路,是报着以科技强国、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崇高志向。如果你也有此宏志,东南大学就会是你成功之路上“伯乐”。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