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揭示史前文化新线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2024年度的南或河流域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中,新发现了30处旧石器地点,其中至少8处观察到原生地层。此次调查以正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2024年度的南或河流域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中,新发现了30处旧石器地点,其中至少8处观察到原生地层。此次调查以正在发掘的南或河遗址为中心,向上游和下游方向展开。共发现的30处旧石器地点中,正在发掘的南或河遗址被命名为第1地点(BN1),其余地点按发现顺序编号至BN30。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揭示史前文化新线索

本次南或河流域的专项调查工作共采集了1191件石制品。这些石制品主要分布在南或河两岸河曲弯道沉积区的一级和二级阶地,也有部分地点发现于更高阶地。各地点的石制品原料多样,包括砂岩、凝灰岩、泥岩、灰岩、砾岩、沉积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等,其中砂岩和灰岩占多数。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揭示史前文化新线索

联合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总体上各地点的石制品原料较为相似,但由于南或河流域上下游基岩的不同,河流砾石呈现出一定差异,导致上下游不同地点的原料种类和丰富度也有所不同。这些石制品具有典型的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并包含和平文化的特征。和平文化指的是东南亚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是狩猎采集人群向定居人群过渡阶段的一种独特的石核工具文化。

海南发现30处旧石器地点 揭示史前文化新线索

调查所得各地点石制品的文化面貌与发掘点BN1所获石制品面貌特征一致,已知其年代学数据可追溯至距今1.4万年。这是海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遗址数量最多、单个遗址面积最大、石制品数量和文化内涵最丰富、年代最老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群。

部分调查地点经解剖仍保留有原生地层,为下一步在流域内系统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工作方向。从各调查点采集石制品的技术分析研究南或河流域该阶段的史前文化传统,可以为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互动这一重大国际前沿学术课题提供重要线索。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环球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443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