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政法机关依法惩治突出违法犯罪,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我国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中国作为世界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一结论基于多维度的客观数据、国际认可及社会治理成效。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的分析:
一、犯罪率全球最低:数据铁证
1. 刑事案件与命案率持续下降
- 2024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处于历史低位。
- 每10万人口命案发生率仅0.44起,是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远低于美国(5.3起/10万人口)。
- 持枪、爆炸案件同比下降37.5%,枪爆案件数量极少,与严格枪支管理政策直接相关。
2. 治安案件与群众安全感
- 2024年治安案件数量同比基本持平,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
- 群众安全感调查显示,2021年安全感达98.6%,较2012年提升超11个百分点。
二、国际权威认可:多维度评价
1. 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
- 盖洛普2020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指数中,中国以94分高居全球第3位,美国仅85分(第36名)。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中,中国连续5年位居"最安全国家"前三。
2. 对比发达国家与高冲突地区
- 美国2020年谋杀案激增30%,枪支暴力致4.3万人死亡;俄罗斯因军事行动首次成为"全球最危险国家"。
- 中国在冰岛(第1)、新加坡(第6)、日本(第12)等安全国家中保持竞争力,尤其在枪支管控、命案破案率方面优势显著。
三、社会治理创新: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
1.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 科技赋能:全国部署超2亿个公共监控摄像头("天网工程"),结合AI人脸识别与大数据分析,命案破案率高达99%。
- 基层治理:推广"枫桥经验",400万个社区网格单元实现矛盾化解在萌芽,较大交通事故较"十三五"同期下降34%。
2. 国际合作与法治保障
- 打击跨国犯罪:2025年中缅联合行动抓获缅北电诈头目,侦破网络犯罪51.2万起。
- 法治建设:出台《网络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构建主动免疫可信计算体系,筑牢网络空间安全防线。
四、文化与经济基础:安全的深层支撑
1. 集体主义与道德约束
- 儒家文化强调"守望相助",民众主动参与群防群治(如"朝阳群众"),犯罪成本极高。
- 贫困消除(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犯罪诱因,基尼系数显著低于美国(0.49)。
2. 经济与军事保障
- 2024年GDP总量全球第二,为治安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军事实力位列世界前三,维护国家安全底线。
五、争议与挑战:安全标准的动态提升
1. 新型风险应对
- 网络犯罪、金融安全等领域需持续强化,2024年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数据安全立法已取得进展。
- 部分民众呼吁将"之一"去掉,认为中国应成为"全球最安全国家"。
2. 国际排名波动
- 2025年全球和平指数中,中国排名下滑至第98位,主要受地缘政治复杂化影响,但整体安全形势未变。
总结
中国通过低犯罪率、高效治理、科技支撑、文化共识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治安体系,成为“世界最安全国家之一”的实证。未来需在数字安全、跨国犯罪协作等新领域持续突破,巩固平安中国的全球标杆地位。
以上包含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