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名师生陷入财务风暴:大连科技学院账户突遭冻结,拖欠工资、装修照旧,民办高校的生存困境正撕裂信任链。当2.3亿债务遇上开学季,这场危机暴露出教育产业化的残酷底色。"
近日,一则关于"大连科技学院全员停发工资,开学面临停摆"的网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所拥有1.2万名在校生的民办高校,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更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折射出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8月5日,大连科技学院工会委员会发布《致全体教职员工一封信》,首次公开承认学校遭遇财务困境。信中透露,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和通知的情况下,学校各类相关账户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导致7月份工资未能如期发放。工会表示将为教职工发放临时困难补贴和慰问补贴,但未提及具体金额和发放时间。

记者调查发现,这场财务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更早。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8月24日,大连科技学院共有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3亿元;历史被执行人信息更高达35条,总金额超过35亿元。其中,8月4日新增的一则恢复执行信息显示,执行标的超1.3亿元,执行法院正是冻结学校账户的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背后的投资方大连阳光世纪教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同样深陷债务泥潭。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高小涵同时担任大连科技学院副董事长、常务副校长及学校法定代表人。目前,高小涵已被22次限制高消费,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债权转让纠纷等多类案件。
面对舆论质疑,大连科技学院院办工作人员8月23日回应称:"现在学校已经在解决这个问题了,政府不可能让学校停止运行,我们老师马上都上班了。"然而,当记者致电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求证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这场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有教职工向记者透露,除了7月工资被拖欠外,8月份工资发放也成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正值开学季,学校各项教学准备工作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观望,如果9月份还不能正常发工资,很多老师可能要考虑另谋出路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在硬件投入上似乎并未停止。多位在校生向记者证实,暑假期间学校对部分宿舍楼进行了装修,并在招生宣传中重点突出了改善后的住宿条件。一位大三学生表示:"我们很困惑,既然没钱发工资,为什么还有资金装修宿舍?"
财务危机也引发了学生家长的普遍担忧。一位2025级新生家长告诉记者:"孩子8月初就按要求交齐了每年2.8万元的学费,现在听说学校发不出工资,很担心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大连科技学院收费公告显示,该校本科专业学费为每年26000-28000元,专科学费为每年18000元,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
事件后续发展如何,教职工权益能否得到保障,1.2万名学生的学业会否受到影响,本报将持续关注。在这个开学季,这所民办高校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也引发社会对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刻思考。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