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多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北京增至2540元/月,湖南分三档最高2200元,上海2740元领跑。政策保障劳动者权益,但需注意各地"五险一金"计算差异及特殊情形例外条款。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调整北京市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420元调整为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7.7元。这一调整标志着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障力度。

与此同时,湖南省人社厅也印发了《关于调整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25年9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湖南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档:2200元/月、2000元/月、180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调整为22元/小时、20元/小时、18元/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包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费,各市州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适用标准。

在全国范围内,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已成趋势。上海市从2025年7月1日起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到27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2200元、2040元和1870元三档。福建省则从2025年4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保留四个档次,分别为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以及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执行时对是否包含"五险一金"存在差异,劳动者需要特别关注当地的具体规定。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