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到了大学阶段,除了专业课的常规考试之外,还有着丰富多彩的竞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其中,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赛事即为公认的高含金量竞赛。在这类比赛中获奖,对于学生来说,最直观的好处便是在日后的考研评优甚至求职过程中,都能够增加竞争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近期,就有一项首批纳入竞赛排行榜的高含金量赛事落幕——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据悉,这一比赛吸引了全国730所高校的5600支队伍参赛,涉及学生人数达十万余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以数据来量化难度,该项比赛一等奖的获奖率只有3%,二等奖的获奖率约为5%。
在激烈的竞争中,西安交通大学最终一等奖的获奖数和获奖总数均位居全国首位。并且,根据小编了解,这已经是该校第五次成为这一比赛的“双第一”。
大学生竞赛是高等院校科研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成果的重要舞台。西安交通大学之所以能在竞赛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其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能力。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持续以国、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高水平学生竞赛为抓手,构建分层次、结构化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将项目研究与科技前沿、产业关键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至于成效如何,除了开篇所提到的竞赛之外,最近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西安交通大学仍然名列前茅,总获奖成就位居全国第二。
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2023年该校就有超过15000人次的学生、3000人次的教师投身参与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30余项高水平竞赛,并取得佳绩。举例来说,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累计获得金奖35项,居全国并列第二;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奖18项,捧得“优胜杯……
《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西安交通大学更是以获奖1345项次、总分91.77分,在“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和“2019-2023年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均居全国第六位。
如此成绩足以说明,在社会急需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背景下,西安交大紧跟时代发展,以完善的培养体系、优势的学科平台和强劲的双创教育实力,为该校学子在创新之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筑起了坚实的基础,无数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西安交大的“代言人”,与该校一同打出其人才培养的又一张“王牌”。
本站通过AI自动登载部分优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号作者:志愿优选君,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