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苹果病"疫情创历史新高,儿童孕妇风险突出。病毒变异致传染性增强,20%感染者无症状传播。专家警示三大诱因:免疫缺口、潮湿气候、开学聚集。孕妇感染或致流产,多地强化防控措施。中日航线复苏引输入风险,需警惕跨境传播。

近期,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发布紧急报告称,被称为"苹果病"的传染性红斑疫情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底,全国报告病例数已突破9万例,是去年同期3倍有余,其中儿童和孕妇成为高危人群。"苹果病"学名为传染性红斑,因患者面颊出现鲜艳的红色斑块而得名,主要由人类细小病毒B19型引起。
疫情最为严重的大阪府已报告超过1.2万例病例,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排起长队。多位儿科专家指出,今年病毒株出现变异,传染性显著增强,且症状更为明显。典型病例表现为双颊出现对称性红斑,随后蔓延至四肢,伴有低烧和关节疼痛。值得注意的是,约20%的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却具有传染性,这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传染病专家分析认为,疫情暴发与三大因素相关:一是新冠疫情后人群免疫力下降;二是今年异常潮湿的天气利于病毒传播;三是新学期开学后儿童聚集加速交叉感染。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贫血甚至流产,产科医院已启动专项筛查机制。
目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已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诊疗指南,建议对确诊儿童实施居家隔离,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多家药企正在加速开发B19病毒检测试剂,但疫苗研发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纷纷加强消毒措施,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甚至推迟了运动会等集体活动。
此次疫情高峰也引发对我国输入性风险的关注。中日航线旅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70%水平,疾控专家提醒,9月开学季需特别注意防范病毒跨境传播,建议来自疫区的旅客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历史数据显示,"苹果病"通常每3-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但今年的异常情况可能预示着该疾病正转为季节性流行模式。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