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在北京香山论坛现场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九三阅兵放飞和平鸽时他哭了。这位来自战火纷飞国家的记者,曾亲眼见证中国促成伊朗、沙特复交的历史性时刻,如今又在香山论坛看到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交流的场景。
9月18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方浩明在现场见证了不同寻常的一幕: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代表齐聚一堂,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代表同时出现在北京。方浩明反复强调,他出生在一个有战争的国家,深知和平的重要性。他生活过的伊拉克、叙利亚历经十余年战火,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冲突阴影。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他对和平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
方浩明希望看到更多交流,更多中国贡献。他认为世界不可能一直打仗,那不可能是大家的未来。他还注意到,虽然论坛上代表们有时会就某一议题发生争论,但这些争吵反而是真实的,他们坦诚地表达自身国家的安全需求,这比表面平静但内心带着仇恨的交流要好得多。
方浩明曾现场见证中国促成伊朗和沙特恢复外交关系,并报道巴勒斯坦各派别《北京宣言》的签署。当被问及中国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时,他表示中国一直在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张弛认为,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为共同应对全球治理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从亚太视角补充道,过去40年,亚太地区可以说是全球最为和平、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一繁荣稳定的成果需要亚太国家共同维护。面对域外势力的介入,他强调应坚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一些挑衅举动本身就是违反国际法的,需要共同反对。
在这个不乏分歧的世界,中国正在成为搭建对话平台、促进和平交流的重要力量。方浩明说:“交流才能看到未来。”张弛则强调“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从个体的真情实感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两者在北京形成了某种呼应。尽管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在北京,各当事国已经坐在一起开始了难得的对话。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百家号,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