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氢能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蔚来资本领投,将加速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其领先的电解制氢系统性能卓越,获全球巨头认可,推动绿氢商业化与能源转型。
海德氢能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的情况、原因、影响与启示
一、融资核心情况
2025年9月15日,全球绿电制氢领域领先企业海德氢能(HydoTech)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蔚来资本领投,老股东襄禾资本、愉悦资本持续加码,蔚来资本部分投资通过与中电集团(CLP Group)战略合作完成,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全球化市场拓展与新产品开发,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在绿氢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领先地位。
融资后,海德氢能股东阵容汇聚中国石化、沙特阿美、蔚来资本、红杉中国、愉悦资本等能源龙头企业与头部投资机构,体现了资本对绿氢赛道未来价值的高度共识。
二、融资原因分析
技术优势与市场认可:
海德氢能的核心产品“氢舟”(HydoLyser)电解制氢系统,实测直流电耗低至4.0kWh/Nm³,电流效率超97%,动态响应速率超5%/s,性能指标领先行业。
其数字原生制氢系统结合插片式构型与自研HydoOS智能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电解槽健康状态,运维成本降低超90%,解决了行业核心痛点。
产品已获欧盟CE认证,并实现欧洲能源企业标准的高品质交付,技术可靠性获沙特阿美、中石化、壳牌等全球巨头认可。
全球化布局与先发优势:
业务覆盖中国、欧洲与中东市场,落地超20个标杆项目,涵盖氢交通、氢储能、绿色燃料、工业降碳等多元化场景。
在德国落地的风电直连制氢项目为首个符合壳牌标准的高压碱性制氢系统,验证了其海外市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政策与产业红利:
全球多国加速绿氢产业布局:中国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欧洲锚定2030年绿氢产能目标,出台补贴政策;中东、南美、北非依托风光资源部署大规模绿氢出口项目。
绿氢被视为“新石油”,在能源与工业领域替代化石能源的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战略契合度:
蔚来资本等投资方长期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海德氢能的技术方向与资本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

三、融资影响
对海德氢能自身:
技术迭代加速:融资将支持新产品开发,进一步优化制氢系统效率与成本,巩固技术壁垒。
市场扩张提速:全球化布局深化,尤其在欧洲与中东市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
生态合作拓展:与华为数字能源、国电南瑞、金风科技等领军企业合作,构建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推动绿氢生态圈扩展。
对行业与市场:
验证绿氢商业化路径:海德氢能的多区域、多场景项目落地,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化模式,加速绿氢从示范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型。
吸引资本关注:头部机构与能源巨头的集体入局,彰显绿氢赛道的投资价值,可能引发更多资本涌入,推动行业技术竞争与整合。
对全球能源转型:
助力脱碳目标:绿氢可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减少工业领域碳排放,推动全球航运、航空、重载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
促进能源安全:绿氢作为跨季节存储、可运输的绿色燃料,为多地区提供能源安全保障,成为能源转型的基石产业。
四、对行业的启示
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海德氢能通过高效电解制氢系统与数字化运维技术,解决了行业成本与可靠性痛点,证明持续研发投入是占领市场的关键。
行业需关注低电耗、高动态响应、长寿命等核心技术突破,以提升绿氢经济性。
场景化解决方案是商业化关键:
海德氢能覆盖氢交通、氢储能、工业降碳等多元化场景,证明绿氢应用需与具体行业需求深度结合,而非单一技术推广。
企业需构建从制氢到储运、应用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提升客户粘性。
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服务并重:
海德氢能在欧洲与中东的先发优势与本地化团队,是其赢得国际客户的关键。
行业需平衡技术输出与本地化适配,尊重不同市场的政策、标准与文化差异。
生态合作构建竞争壁垒:
海德氢能与华为、中石化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了技术、市场与资源的互补。
未来竞争将不仅是产品对决,更是生态体系的对抗,企业需通过开放合作扩大朋友圈。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全球绿氢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支持(如补贴、碳税)与资本助力(如战略投资、并购)。
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同时通过融资加速技术落地,形成“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扩张”的正向循环。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赚才是硬道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