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我国发现横跨四省、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探明超百万吨级锂资源,跃居全球储量前三。这一重大突破将支撑我国新能源产业20年需求,彻底扭转锂资源'卡脖子'局面。...

我国发现横跨四省、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探明超百万吨级锂资源,跃居全球储量前三。这一重大突破将支撑我国新能源产业20年需求,彻底扭转锂资源'卡脖子'局面。

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我国在战略新兴产业矿产领域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成功打造了领先世界的资源供应体系。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其中,锂矿资源的勘探成果尤为引人注目——新发现的“亚洲锂腰带”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个省区,长度达2800公里,成为全球罕见的巨型锂矿成矿带。这一发现不仅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更标志着中国在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锂被称为“白色石油”,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资源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此次发现的“亚洲锂腰带”从东向西贯穿中国西部四大省区,地质构造复杂但资源富集程度极高。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据发布会披露,该成矿带上已探明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床,包括四川甲基卡、青海柴达木盐湖、西藏扎布耶盐湖以及新疆阿尔泰地区的硬岩锂矿。这些矿床类型多样,涵盖硬岩锂辉石、盐湖卤水锂和黏土型锂矿,形成了一条资源总量超百万吨级的锂矿“走廊”。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锂矿带的规模与潜力可与南美“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比肩。专家分析指出,其2800公里的延伸长度意味着巨大的勘探空间,未来通过进一步勘查,资源量有望持续增长。这一发现将显著提升我国锂资源自给率,目前国内锂资源储量已从全球第六跃升至前三,为摆脱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奠定了地质基础。

“亚洲锂腰带”的发现与配套技术的突破,对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200万辆,占全球60%以上,对锂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此前我国锂原料进口依赖度超过70%,资源瓶颈一度制约产业发展。如今,随着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表示,按当前开发进度,“亚洲锂腰带”可支撑我国未来20年的锂需求,同时通过“盐湖+矿石”双资源路径,形成多元稳定的供应体系。

这一成果也是“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的标杆案例。五年来,我国建立“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技术体系,投入勘探资金超300亿元,在锂、钴、镍等关键矿产领域累计新增资源量达计划目标的150%。自然资源部强调,下一步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突破深海、深地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同时构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产业筑牢资源防线。

#中国发现亚洲锂腰带#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265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