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五万人潮退去,天安门广场光洁如初,这场"无痕观礼"用自律与尊重书写了中国式素质。从自带垃圾袋的自觉到外媒的惊叹,每个细节都在诠释:文明不是标语,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自然习惯。...

五万人潮退去,天安门广场光洁如初,这场"无痕观礼"用自律与尊重书写了中国式素质。从自带垃圾袋的自觉到外媒的惊叹,每个细节都在诠释:文明不是标语,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自然习惯。

9月3日阅兵结束之后,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5万余名观众有序撤离,现场不留一片纸屑。‌‌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这场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无痕观礼”,其意义远不止于环境的整洁,它更是一次国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一张写满自律、尊重与集体荣誉感的“立体名片”。

五万人退场不留一片纸屑,诠释“井然有序”的中国式素质

五万余人潮水般退去,留下空旷宁静的广场,地面光洁如初。这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用行动书写的文明答卷。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盛大仪式结束,5万余名观礼群众自觉带走随身物品和垃圾,有序撤离后的现场干净整洁,不留一片纸屑。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01 自觉行动,展现深厚文明素养

阅兵仪式结束后,现场视频和照片迅速在网络上流传。画面中,观礼台上的观众们陆续起身,许多人低头检查座位四周,随手将废弃的矿泉水瓶、纸巾等物品装入随身携带的袋子中。

“大家基本都自带垃圾袋,离场时很自然地就收拾干净了。”现场观礼嘉宾王先生表示,“这是我们的场,不能留下任何垃圾。”

这一场景并非偶然。近年来,从体育赛事到文艺演出,活动结束后观众自觉清理座位区垃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成为展现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02 外媒关注,认可中国公民素质提升

国际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多位驻京外媒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现场照片,称赞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公民素质”。

“天安门广场在五万人离开后依然干净整洁,这展示了中国社会的组织性和公民自律精神。”一位欧洲记者在报道中写道。

这种集体行为的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和公众教育的成果。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大型活动后保持场地整洁已成为中国观众的普遍习惯。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03 组织保障,高效有序的撤离流程

高素质的观众行为与高效的组织保障相得益彰。据了解,此次阅兵观礼活动组织了充分的志愿者服务和后勤保障。

现场设置了清晰的指示标识,志愿者有序引导人流,确保数万人能够安全、快速地离开现场。

“撤离方案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演练,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工作人员提供指引。”活动组织方工作人员介绍,“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观众们的自觉配合,这让整个流程异常顺畅。”

5万余人观礼离场后干干净净?网友:看具体细节?自豪欣悦

04 网络反响,亿万网友点赞致敬

“五万人离场不留一片纸屑”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亿万网友热议和点赞。

“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素质!”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了数万点赞。另一位网友写道:“于细微处见精神,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国民素质。”

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参加大型活动后带走垃圾的经历,表示这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习惯和“不需要提醒的自觉”。

志愿者小李站在空荡荡的观礼台区,几乎找不到需要清理的垃圾。“我准备了那么多垃圾袋,几乎没派上用场,”她笑着说,“大家都自己带走了,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

从体育场馆到音乐节现场,从高铁车厢到电影院,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日常习惯。

这场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无痕观礼”,正是这种文明自觉在国家庆典中的集中体现。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149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