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历9月3日,农历七月十二,不仅是"胜利日",还是城隍爷的诞辰。
传说城隍爷的前身为水庸神,兼管阴阳的神祇,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城隍爷也因任职地点不同,有等级之分。具体说法如下:
京都的城隍爷:管的是首都,地位最高,头衔也最尊贵,叫"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相当于我们说的"王"级。
府城的城隍爷:管的是"府"(古代比县大、比省小的行政单位),地位其次,头衔是"威灵公",相当于我们说的"公"级。
州城的城隍爷:管的是"州"(古代行政单位,规模通常比府小、比县大),地位再低一些,头衔是"灵佑侯",相当于我们说的"侯"级。
县城的城隍爷:管的是"县",地位最低,头衔是"显佑伯",相当于我们说的"伯"级。
在旧时民间,七月十二这天,人们会前往城隍庙敬拜,并祈求祂保佑一方百姓,家宅平安。
农历七月十二,通常在白露节气前后,农作物处于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古人认为,这天的晴雨对后续天气的走势以及收成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这天的农谚特别多。
今年秋天雨水多不多呢?下面分享几句农谚给大家作为参考,看看还有没有道理!
一、七月十二晴天干,小雨吉,大雨担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七月十二这天如果以晴天为主,是当下点小雨是吉兆,有利于作物生长和缓解秋旱。但是,这天要是大雨的话,就不是好的现象了,可能会使农田积水,不利于作物生长。
类似的农谚还有"七月十二晴,小雨把粮收,大雨把粮丢"、"七月十二天不阴,五谷丰登年景新"等表达的意思也是说,七月十二这天以晴天为主,再适当下点小雨的话,是有利于农作物获得丰收的。
二、七月十二雨淋头(大雨),秋后雨水漫田埂
这句农谚的意思刚好和上几句相反,意思是说,如果七月十二这天下起大雨的话,往往预示着后续阴雨天气可能会比较多,淹没农田,不利作物生长和丰收。
到了这个时候还阴雨连连的话,对农业生产开始,显然是不利的。因为,阴雨连连的天气会导致低温寡照,使玉米、水稻、大豆等秋收作物无法制造和积累足够的养分,直接影响籽粒的饱满度和产量。
另外,雨水过多会导致籽粒含水量偏高,不仅影响晾晒和储存,还可能引玉米等作物发穗上发芽,难以收割和卖上好价钱。
类似的农谚还有"七月十二落一沟阴雨绵绵滴到秋"、"七月十二动了流,毛毛细雨滴到秋"、"七月十二破了天,一秋很难见晴天"、"七月十二雨淋淋,四十五天暴不停"、"七月十二雨倾盆,秋季庄稼水满囤"等,表达的意思相近。
三、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七月十二这天刮起了东风的话,往往预示这个后续降雨可能会比较频繁。
这种刮风下雨的天气,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影响收割和晾晒,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类似的农谚还有"东风下雨,西风晴"等,也是说,这天主要刮东风的话,往往后续阴雨天气多。反之,如果这天刮起西风的话,则预示后续晴朗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多。
这个时候晴朗的天气多,对农作物来说可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水稻、大豆等秋收作物积累更多养分接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
并且,天气晴朗,还可减少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玉米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蚜虫、稻飞虱等害虫的繁殖,降低了农人使用农药的频率和种地成本。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二,城隍爷的诞辰日,祈愿城隍爷:"护着我全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工作顺顺利利!"。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