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举办阅兵式,纪念世界人民尤其是亚洲各国人民的苦难岁月和光荣胜利。来访的国家元首中,不乏重量级的抗日战争英烈后代,凸显了不忘民族屈辱、推动人类大同的基调。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除了是国家元首外,还有一重身份——抗战英烈的后人。其祖父金日成是朝鲜建军、建党、建国的元勋,曾参与中共领导的抗日革命活动。日本帝国通过军事、政治等手段吞并了大韩帝国,奴役整个朝鲜半岛。许多不堪忍受殖民统治和剥削的朝鲜人逃往中国东北。
1920年起,金日成随父母移居中国奉天省临江县(今吉林省临江市),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多年。1926年初,金日成到吉林毓文中学读书,并加入朝鲜共产青年同盟。他在吉林市遇到了支持革命的好校长李光汉,后者在思想品格、学识修养方面受到周恩来的影响。金日成一直感激李光汉校长的帮助。
1927年至1929年,金日成组织青年学生投身革命,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1929年10月,他因从事抗日活动被中国东北地方政府逮捕,获释后离开吉林市,为筹划武装斗争而积极奔走于当时的满洲各地和朝鲜北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1932年4月25日,20岁的金日成在吉林安图县明月沟创建了安图县抗日游击队,并担任队长。这一天后来成为朝鲜人民军的建军节。1932年11月,金日成率队赴汪清,与当地游击队合并扩编为汪清抗日游击队。此后,金日成历任团、师政委,二、五军联合指挥部政委兼苇河部队司令员,二军三师师长。
1939年后,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1940年冬,周保中和李兆麟率领抗联部队陆续退到苏联境内。金日成所率第一路军警卫旅约百余人也随后进入苏联。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金日成任一营营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根据形势发展,中共东北委员会进行改组,朝鲜同志组成朝鲜工作团返回朝鲜,中国同志随苏军返回东北。金日成统领的抗联老战士后来都成为了朝鲜的国家柱石。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正式脱离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46年2月8日,他建立临时政府——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出任委员长。1948年9月9日,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朝鲜赶走了日本鬼子,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出任首相。
另一位到访元首普京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利顿诺维奇·普京则是在与德国纳粹法西斯的战斗中度过艰苦但光荣的青春岁月。斯皮利顿诺维奇生于1911年,家族世代生活在特维尔州的图尔金诺沃村。18岁参军入伍,被派往塞瓦斯托波尔潜艇部队服役。战争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加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别动队,成为一名侦察兵。
在一次执行炸桥和破坏铁路的任务中,斯皮利顿诺维奇所属的28人小队遭遇德军埋伏,最终只有4人逃出。1941年11月,列宁格勒郊外的战斗异常激烈。斯皮利顿诺维奇在一次行动中受伤,腿部被弹片击中。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保住了他的腿,但他终身残疾。
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同时,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普京娜则在后方经历了另一场生死考验。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城内物资极度匮乏。普京回忆道:“母亲带着3岁的哥哥在列宁格勒艰难生存,父亲在医院治疗时,把本该给自己补充营养的食物省下来,让母亲带回家喂孩子。”普京的哥哥在幼儿园因白喉病去世,母亲也因饥饿而生命垂危。当斯皮利顿诺维奇拄着拐杖出院回家时,发现卫生员正在往外抬已经奄奄一息的妻子。他坚持要把妻子带回家照顾,最终使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普京是其家族六个兄弟中唯一的幸存者。
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多次在国内外阅兵、纪念仪式中手举父亲照片,参与不朽军团的游行。既是对父亲的个人怀念,也是对国家、民族先烈的追慕和致敬。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观察者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