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为什么没钱也买房的原因?越穷,越要买房

有人问博主为什么没钱也买房的原因相关情况,通过整理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01有一个词,我觉得很能帮自己做出相对适合的决定:容错率。我以前说过一个观点,越穷越要买房。听着非常反三观,但现实中,如果...

有人问博主为什么没钱也买房的原因相关情况,通过整理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什么没钱也买房的原因?越穷,越要买房

01

有一个词,我觉得很能帮自己做出相对适合的决定:容错率。

我以前说过一个观点,越穷越要买房。

听着非常反三观,但现实中,如果普通人有一笔不算少的钱不知道投资什么好、拿在手里又担心通胀缩水,又还没买房,那就先来一套房子。

恰恰因为一个人资金有限,口袋里的钱才经不起试错。

尤其你有炒股or创业的念头,那更得先买房再说。

为什么?

提高容错率。

有位叫彼得·林奇的基金大佬写过一本书,他说,进入股市之前,你得先问自己三个灵魂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一套房子吗?

基金大佬彼得·林奇认为,买房是为数不多、普通人能做得还不错的投资,好处多多。

经济好,房子能吃到发展红利;

经济差,房子能抗通胀、避免贬值。

最最最糟糕的情况,自己住,房子还能为你遮风避雨,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务实且稳妥的操作。

但对有钱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你会发现,劝年轻人不要买房的几乎都是有钱人,比如王石、马云、曹德旺。

首先,他们有足够的财富,财务容错率比普通人高得多呀。

咱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全部家当甚至“6个钱包”,而他们买一套房子,只是资产里的九牛一毛。

“掏空所有钱”VS“掏出一小部分钱”带来的风险,截然不同。

就像老华花了7000万买腾讯股票,普通人看来,哇!这么多,那我也多买些~

其实对老华来说仓位并不高。

人家还有十几套房子,几千万其他行业股票,外加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实业。资产盘子够大,哪怕7000万股票亏损大半,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其次,有钱人有其他方法,赚到比买房更多的钱。

这道理就像你有了500万,赶紧买房总比拿钱瞎折腾要稳;而那些大佬有了500万,可能有本事赚到800万、1000万。

他们投资的可选项,比普通人要多。

有足够容错资本,自然也更愿意放开手脚去尝试一些高风险的路子。

02

其实,不只是买房,太多问题你从容错率角度看,都会清醒许多。

比如后台经常有人问我,临公子我是什么什么情况,能不能裸辞?

多数情况,在我看来都不具备裸辞条件。

“上班又累又无聊,可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是不是要裸辞逼自己一把?”“我很看好某某行业,要不要转行试试?”

哎,你一边摸鱼一边学习一边找新工作,不香嘛?

未来风险有多大,取决于你的容错率有多大。

你先做好准备、该学的技能去学、该考的认证去考,准备差不多后再转行,肯定比你直接辞职再去换工作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嘛。

当然,假如你能轻松地找到与现在差不多的工作,或是你的积蓄足够一年不工作也能维持生活,也是OK。

辞职也好、副业也罢,核心思路有两点:

1、多做准备。

2、多铺后路。

前者提高胜率,后者提高容错率。

万一A不行,你还有B。

万一选了B失败了,你还可以退回A。

我一向不喜欢过于破釜沉舟的姿态,除非真没办法。否则多数时候,破釜沉舟=没有退路。

一步错,步步错,你的容错率变得越来越小,很被动。

为什么没钱也买房的原因?越穷,越要买房

03

穷人与富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同样在于容错率。

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之前由于反对自己的学生当全职太太的言论,在网络上备受争议。

很多人认为张桂梅校长这叫职业歧视,说着诸如“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利”这类政治正确而没任何意义的话。

可她的学生是怎么样一群人?

她们是大山里的女孩,在家除了是短期劳动力,只是一个迟早要嫁人的女性。有的女孩父母为了3万块彩礼,硬将13岁的孩子嫁出去。绝大多数女孩没接受什么教育,嫁人后,一生都困在大山里,继续将自己的不幸复制给下一代。

她们哪里有所谓的“选择的权利”?

知乎上有一个浏览量过亿的问题: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多混得比较差?

很多答复中提到一个要素,就是试错成本太高。

有父母兜底的孩子,可以试错多次,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哪怕概率不高,也有熬下去的资本;

没有父母兜底的孩子,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容错率太低不敢试错,只要错一次可能一切就要重头开始,然后就怕了,不敢再冒险。

《贫穷的本质》作者经过大量实地调查也发现,贫困地区的人们最向往的职业是公务员。

迫于生存压力,他们对风险的接受度很低,而公务员=稳定,这是穷人最渴望拥有的。

哪怕有机会得到更好的薪水、更棒的发展机会,可他们的家庭往往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容错空间,一个小小的失败,就会让人生陷入泥潭。

只好接受那些“不出错”的选项。

没办法,试错成本越高,选择权越少。

张桂梅校长反对自己的学生做全职太太,正如当事人后来回应的那样:张老师是从我们女高学生的立场去说的。

她拼命教育学生,让学生们考上大学,好不容易拓宽了人生可能性。

然而当了全职太太,丈夫的事业你未必帮得上忙,没办法出主意,经济也要靠他人,你的社会生存能力不断下降。

原生家庭优渥的女孩,万一婚姻出现问题,至少还有个生活保障。

可一个贫困山区的女孩,想生存只能重回归社会找工作,可竞争力又不如从前,不知不觉把路子走窄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容错率都是不同的。

我们拼尽所能,小心翼翼地在求学、工作、结婚、生子、买房、投资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决定,其实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生的容错率。

想要路子越走越宽,靠得从来不是孤注一掷的勇气,而是在一次失败后,你能轻松地站起来,笑着掸掸土说——

“没事,再来就好。”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902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