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进入立秋了,立秋也称七月节,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在周代,逢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
俗话说:“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按照民间的老传统,立秋这天会贴秋膘。老话说“立秋贴秋膘、冬天不挨冻”,简单理解就是:夏季天热,人们常因暑热食欲不振,身体消耗大却摄入不足;立秋后天气转凉,胃口变好,此时进补能快速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为秋冬御寒打下基础。
所以,立秋时节可以吃点肉类来补充能量“贴秋膘”,补充身体在夏季消耗的养分,增加体能储备,这样到了冬天就能更好地抵御寒冷,不容易受冻。但是肉类很多,咱们该怎么选择?咋吃呢?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看一下吧!
我个人非常推荐鱼类,既符合进补需求,又兼顾了清爽不腻,尤其适合想“贴膘”但怕油腻的人。从营养角度来讲,鲈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能补充夏季消耗的体力,且脂肪含量适中,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补营养的同时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比过量吃肥肉更健康。
食谱推荐:豆豉鲈鱼
具体做的:
1、鲈鱼洗净切块,加1小勺盐和生粉腌制10分钟,准备蒜末、豆豉
2、蒜末和豆豉倒进碗中,浇热油激发出香味,加一勺白糖、一勺生抽、一勺蚝油,搅拌均匀备用。
3、热锅热油把鲈鱼块下锅,小火慢煎至两面焦黄。
4、倒入料酒焖一会,淋上调好的豆豉汁,加适量水焖煮2分钟,撒上紫苏,再焖2分钟即可出锅。
禽类中鸭肉非常适合立秋节气吃,从中医角度来讲,鸭肉性偏凉,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上火”,吃鸭肉不容易像羊肉、狗肉那样让人觉得燥热,能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兼顾润燥,避免秋燥带来的不适。
食谱推荐:紫苏焖鸭
具体做法:
1、鸭子冲洗干净沥干剁块,准备蒜粒、切姜片、葱段备用
2、将锅烧热不用放油,将鸭肉块皮面朝下,煸炒出水分和鸭皮的油脂,表面呈焦黄色。
3、下姜片、蒜粒炒香,继续翻炒1-2分钟,沿锅淋入料酒去腥增香,继续加生抽,蚝油调味,老抽上色继续大火翻炒上色均匀,加适量开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焖炖30分钟
4、加准备的紫苏的三分之二对半撕开放入,翻炒均匀继续焖煮20分钟,最后加入剩下的紫苏叶和葱段翻炒均匀。
牛肉比羊肉更适合立秋吃,中医认为牛肉性温,不像羊肉那样温热,秋季吃不容易上火,既能进补又能兼顾润燥,尤其适合体质偏虚、需要温补的人。
食谱推荐:番茄土豆炖牛肉
具体做法:
1、牛腩冷水下锅,加入葱姜料酒,煮开捞出浮沫,煮20分钟后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2、起锅烧油,下入冰糖,小火熬制冰糖冒绵密小泡,倒入牛腩,翻炒上色。倒入多一半的西红柿块,炒出汁水后加入少许番茄酱,倒入开水。
3、下入八角桂皮香叶,加少许蚝油,适量生抽、老抽,盖盖闷煮1.5小时。
4、捞出番茄皮、香料渣,下入土豆和剩余的番茄,加适量盐,再煮20分钟。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一点资讯 | 作者:食养小厨】,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