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搞科研工作的,凡事都比较喜欢钻牛角尖。事情还得从三个月以前说起,有个朋友家里刚装修完异味比较大,比较着急入住,所以就想着找人给除除味,联系了在电梯贴小广告的一家除甲醛公司做治理。检测的人说甲醛超标,然后花了三千块治理。治理后就直接入住,刚开始味道是小些,可没过多久还是有很大的味道,于是这朋友就联系我让我帮他看看是否有好办法,我本人虽不是环保专业的,但也听说过甲醛的事,再加上再过半年我也要装修,因此就花了些功夫研究了这方面,同时也在淘宝上百度上搜索了相关的产品和新闻。不查不知道,查了后我很气愤,也很悲哀。我们搞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国家每年投入成千上百亿的资金支持科研,而我们却连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装修污染问题都无法解决,还任由商家在那里编织谎言欺骗消费者!没有相关部门去管理! 下面我把这几个月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普及一点科普知识让您不再上当受骗。
一、哪些空气污染需要我们重视
根据我们目前的生活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对我们健康影响最大的空气污染物有甲醛、苯、氨、以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建筑装修材料,包括油漆、家具、板材胶水等。但是它们的危害性却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闻到的味道就是TVOC(TVOC是各种气体污染物的总和,简单点,您抽个烟放个屁都是TVOC),这里面除了甲醛外,其它各种污染物都是以物理形式加入到产品中去的。举个例子,油漆是苯及苯系物的主要来源,在调配油漆时会将含苯系物的溶剂直接加到油漆里混合,而在刷漆后苯系物就会很快释放出来,理论上通风3个月左右就会挥发90%以上。因此这些污染物我们不用太担心。 甲醛比较麻烦,他是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没有特殊味道(我们闻到的气味如果不刺激甲醛肯定不严重),甲醛的来源是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也就是我们家具或板材里用的胶水。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是用甲醛作为交联剂合成的,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会慢慢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甲醛,这也就是为什么甲醛的释放周期比较长的原因,因为它发生的是化学分解反应。然而在这些污染物中甲醛对我们的危害也是最大的,甲醛是少有的几个能确定致癌的化合物。因此室内污染物我们主要解决甲醛的问题就行了。
二、治理室内污染的方法
这个是我主要研究的内容,我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治理方法一一进行分析。
1. 通风:最便宜的治理方式!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通风只能把释放到空气中的甲醛通到室外,但是治标不治本。
2. 绿植:种绿植通过实验研究也是没有除甲醛效果的,倒是可以美化环境。因为可净化空气的绿植吸附能力相当微弱,远不如人体吸收的多,要起到一定效果的话需要在100平室内放置1000盆绿植,显然是不现实的。
3. 光触媒:否定! 这个产品原材料是二氧化钛,根据文献报道只有粒径在100纳米以下二氧化钛才具有催化分解活性。对这个产品我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
1) 纳米级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是日本人在90年代发现的。在2005年以后日本人对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研究基本上就停滞不前了,我想小日本一定是发现了什么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才不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且经过查找资料可知日本人主要将二氧化钛用在室外的墙壁上,用于保持清洁,他们也没有像咱们这样轰轰烈烈的治理甲醛污染。
2) 二氧化钛分解甲醛需要有一定波长(紫外线)的激发才能发挥作用。简单的喷涂到室内不用紫外灯激发基本不起作用。不要告诉我有产品用可见光就能分解甲醛,因为如果改变二氧化钛的激发波长那他的分解能力一定大大减弱,这是别人的研究结果。如果谁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可就是学术上的重大突破,肯定也就不用做治理甲醛的业务了。
3) 如果光触媒真的能分解甲醛(是通过氧化分解),那它如何粘附在墙壁上,因为它也会把自己的粘合剂分解掉。另外,如何证明二氧化钛在液体里是纳米级的粒径?二氧化钛粉末能达到纳米级这个好实现,在液体里纳米级的任何化合物都是十分容易重新聚集的。据说目前有专家认为二氧化钛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个问题太多了。
4. 吸附材料:心里安慰! 各种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碳、竹炭、气泡石等,吸附能力最强的要数活性碳。确实活性碳是可以吸附污染物,但要看您怎么用,活性碳的吸附很容易就达到饱和,这个与温度和污染物的浓度有关。基本上半天也就饱和了。白天温度高吸附量多,晚上温度低吸附量就会下降,也就是说会重新释放,呵呵,加重污染。另外,活性炭只有达到一定的孔径后才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这个质量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个人感觉用活性炭真不如多通风半天。
5. 臭氧:否定,二次污染! 臭氧超过一定的浓度本身就是污染,因此不能用。
6. 治理药剂:可以一试。 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溶解酶、分解酶等等,其实都是化学试剂,很多名称只是商家的噱头。通过化学试剂治理甲醛从原理上是可以的,但清除的只能是已经释放的甲醛,绝对不是他们宣传的可以从源头清除甲醛。除非把家具扔了。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分解甲醛,例如84消毒液,高锰酸钾,但我们绝对不能用强氧化剂,很可能会损坏家具并造成二次污染。氨基化合物可以中和甲醛,这类化合物有很多也是比较安全的,这个也是我发现的最好最安全的。如果甲醛污染严重可以用此一试。但所有这类产品的使用量都是与游离甲醛超标量相关的,应科学使用。此类产品结合生物酶的催化功能,从理论上应该是目前来说最有效的一种产品。
三、甲醛检测
1. 第三方机构甲醛检测应该是这个行业里比较靠谱的事情了,咱们的国家相关机构也只有能做检测的没有能做治理的。个人认为甲醛检测是很重要的,知道家里是否甲醛超标就能采取相应措施。 说起甲醛检测,应该先说说检测标准。目前有两个不同的国家标准:一是建设部颁布的GB 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据此标准,房间封闭1小时检测甲醛不超0.08mg/m3为达标。二是卫生部颁布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据此标准,房间封闭12小时检测,甲醛不超0.1mg/m3为达标。前者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后者是入住环境的标准,我想这个大家都能比较容易理解。因此甲醛检测的前提必须是房间封闭12小时,每立方米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不超过0.1mg为达标。
2. 甲醛治理公司,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做甲醛检测治理的公司,有很多可信度相对较低,这相当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随便在网上搜搜就知道有多少骗人的例子,检测过程中他们做手脚,说消费者家污染重,以让其治理,治理后再做做手脚说检测达标了,以此欺骗消费者获取不正当收益。对此国家还是没有相关部门严格把控,找到检测信任度高的治理公司实属不易。
3. 甲醛检测仪:网上有很多卖甲醛检测仪的,价格高低不一,不实用,准确度未知。根据我的了解,政府检测机构使用的多是美国进口的4160检测仪,网上报价两三万。网销的检测仪一般卖几百至几千元,根据一个搞电子的同学讲,成本就差在传感器上。精密的传感器往往都是进口的,一个传感器的价格比那些检测仪都还贵几倍。所以对于网上卖的那些甲醛检测仪我是真心不敢买,花了那么多钱还不知道准不准,此外这仪器用个一两次也就不用了,感觉买来不实用。
5. 甲醛自测盒:市场上有一种叫做甲醛自测盒的产品,这个便宜也简单,是普通消费者最有可能购买的,我看在淘宝上也卖得很火,因此我也仔细分析了这种产品。根据他们的比色卡就能知道都是利用酚试剂法的原理检测,原理不错但是方法不对。市场上99%的这类产品都是要求房间密闭2小时,然后直接放在那里测甲醛。这个更加不靠谱。国标要求应定量采集气体后检测,将检测剂直接放在那里根本不知道吸收了多少空气中的甲醛。再说酚试剂法的反应条件是有要求的,放在那里很难反应彻底。这是错上加错的做法,结果肯定不准!
四、建议
通过检测如果甲醛超标不严重,例如1倍以内(味道重不代表甲醛超标严重,没味道不代表甲醛不超标,甲醛是无色无味的刺激性气体),可以入住,但是一定要注意多通风,尤其是晚上。如果通过检测甲醛超标严重,那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着急入住,先进行专业的甲醛治理,提高屋内温度会加快甲醛的释放便于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一定要等到甲醛浓度达标时再入住。 真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了解些这方面的知识,不在这方面上当受骗,另外如果有人对我的观点提出疑问,认为我说的不正确,请拿实验数据说话,我只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