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网友想要了解婚姻专家,这?3的相关情况,小编通过整理给您分享一下。
在心理学领域,对于爱情的解读存在诸多理论。今天要为大家揭晓的 “爱商测评”—— 源自心理学家李维斯提出的 “爱情三棱镜理论”,能较为全面地阐释爱情的内涵,助力大家在感性的爱情世界中找到清晰的方向,让爱情之路更加顺遂。
接下来,就让我们借助 “爱情三棱镜理论”,为你的爱情做一次深度的 “体检扫描” 吧!
一、爱情的三大核心要素
李维斯指出,爱情由三个关键要素构成:
(一)冲动
冲动是爱情里的动力元素,表现为和对方相处时会产生生理层面的兴奋之感,爱情关系中的 “热烈程度” 就源于此。性是激发冲动的主要根源。
真正的爱情,必然包含彼此间的性吸引与性向往,渴望身体的交融,并非仅仅是 “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
冲动的发展大致历经三个阶段:
理智程度下降,身体动作愈发难以自控。
脱离意志的约束,出现难以控制的举动和不理智的行为。
冲动爆发之后,会出现平静与疲惫的状况,有时还会精神不振。
爱情中的冲动同样会历经这些阶段。冲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 “热恋” 时期,这一阶段人们在爱情里最为盲目、不理智,却也是感觉最为美妙的阶段。到了冲动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热恋后的冷却期,冲动消退,往昔的美好不再,矛盾与争吵逐渐增多,仿佛进入了 “爱情休眠” 阶段,似乎感受不到爱意了。
仅有冲动的爱情注定难以长久维系,必然走向终结。为了再次体验冲动带来的爱情滋味,便可能会寻找下一个恋爱对象,以满足对冲动型爱情的需求!
(二)亲近
亲近属于爱情的情感要素,涵盖理解、沟通、扶持、分享等特性,体现为期望在情感上达到亲密无间、温暖交融的状态。爱情中的亲近体现在以下方面:
期望对方幸福。愿意付出努力,甚至牺牲自身利益来成全对方的幸福。
与爱人共处时心生愉悦,乐于和爱人相伴。
双方共同经历的时光令人感到美好,分享这些美好瞬间会增进彼此的爱意。
彼此尊重且相互依靠。尊重对方,在困难时刻能够依赖对方,感觉对方时刻与自己同在。
相互理解。能够领会对方的心意,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乐意与爱人分享自己及自己拥有的一切,包括自身的感受、想法以及物品等。
给予爱人情感支持,同时也能从爱人那里获得情感支撑,尤其在身处困境时,能够彼此鼓舞。
双方亲密交流。能够进行深入且坦诚的沟通,分享内心深处那些不愿向他人倾诉的情感与想法。
珍视爱人,深切感受到爱人对自己的无比重要性,从而珍惜和爱护对方。
通常我们所感受到的爱人之间的 “默契”“心领神会”,爱情的美妙体验主要源自爱情中的亲近部分。
(三)坚守
坚守是爱情的认知要素,表现为投入一段爱情的决心以及维持爱情的努力。坚守包含短期坚守和长期坚守两个方面:
短期坚守即决定爱或不爱一个人。
长期坚守则是做出维护一段爱情关系的抉择,涵盖对爱情的忠诚、责任等,就如同结婚誓言中的 “我愿意”,是一种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的坚定信念。
坚守在爱情中犹如一剂理智的 “镇定剂”,能够对爱情的热度进行适度调节。
二、七种爱情形态
依据冲动、亲近、坚守这三大要素,爱情三棱镜理论将爱情划分为七种不同类型。
(一)痴迷型爱情
仅有冲动,缺乏亲近和坚守。
被对方强烈吸引,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甚少,也未曾考虑过未来。多数人的初恋便是如此,充满了冲动。这也正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初恋往往无疾而终,却令人难以忘怀。
(二)好感型爱情
仅有亲近,没有冲动和坚守。
彼此相处感觉惬意,类似友谊。显然,友谊并非爱情,有好感也并不等同于爱情。然而,很多人贪恋这种两人相处的舒适感,模糊了界限,将异性间的友谊错当成爱情去发展,最终爱情没修成,友谊也失去了。
(三)空壳型爱情
仅有坚守因素,缺少冲动和亲近。
现实中一些因利益或其他目的而结合的爱情,就属于这种类型。
(四)浪漫型爱情
冲动和亲近相结合,缺少坚守因素。
秉持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的观念,注重过程,不在意结果。
(五)伴侣型爱情
亲近和坚守相结合,缺乏冲动因素。
许多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便是如此,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琐碎的柴米油盐,早已将冲动消磨殆尽,但凭借长久相伴建立起来的亲近和坚守,依然能够维持感情,继续携手前行。
(六)莽撞型爱情
冲动和坚守相结合,缺少亲近因素。
没有亲近的冲动,仅仅是生理上的性冲动;没有亲近的坚守,也不过是一纸空言。盲目陷入的爱情大多属于这种情况:不顾一切,轻信那些不切实际的 “海誓山盟”,相信对方虚幻的承诺。
(七)完美型爱情
这种类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同时具备冲动、亲近和坚守三种成分。
三、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坠入爱河?
对方是否对你具有性吸引力?你对他 / 她是否有性冲动和渴望?
和他 / 她在一起,是否让你感觉舒适惬意?回忆相处场景是否觉得美好?是否有不愿向他人表露的情感和想法,却愿意在他 / 她面前展现?
是否决定与他 / 她携手共度一生?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心爱的人!
温馨提醒:不要奢望爱情从一开始就同时具备冲动、亲近和坚守,否则会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一定要等到冲动、亲近、坚守三者皆备才开始谈恋爱。因为除了冲动,亲近和坚守的达成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倘若只是被动等待时间沉淀出亲近和坚守,或许冲动已然消逝!
仅有冲动,或者仅有亲近,又或者仅有坚守时,就不能发展爱情了吗?当然不是!
现实中,起初只是为满足性欲望而建立关系的一夜情男女,因频繁的性接触而增进了彼此了解,进而发展出亲近关系,最终产生坚守,步入婚姻殿堂的爱情案例也并不少见。
又或者一开始仅仅因利益结合,只有坚守,由于坚守而不得不长期相处的两人,随着时间推移产生感情,发展出亲近和冲动,最终成就爱情的情况也存在。
更不乏一开始只是拥有亲近的友谊关系,而后逐渐发展出坚守和冲动,从朋友转变为恋人的爱情。
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期望冲动、亲近、坚守三者俱全,但在爱情萌生之初,或许仅具备其中之一。
参照爱情三棱镜理论,明晰自己的感情从何处起步,在尝试交往并进一步发展时,就能清楚两人之间是否能够发展出其余两种成分,从而判断两人是否适合继续交往。
爱情三棱镜理论的 “爱商测评”,为我们在爱情中提供了这样的指引:了解自己的爱情缺失哪些成分,进而评估是否有机会发展出这些缺失的成分。如果无法做到,你能否接受不完美的爱情?还是选择结束这段感情?
现实中,许多爱情都是 “不完美的爱情”,仅具备冲动、亲近、坚守三种成分中的两种。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在生活中只能 “退而求其次”,选择 “不完美的爱情”,爱情三棱镜理论能为我们提供参考,让我们明确在爱情中:
冲动、亲近、坚守这三个因素里,哪两个对自己更为重要,从而做出遗憾较少的抉择。
是 “冲动 + 亲近”?还是 “亲近 + 坚守”?亦或是 “冲动 + 坚守”?又或者必须是三者兼备的完美爱情,哪怕单身一生?
选择并无绝对的对错,如果一味听从他人的意见,可能会给自己留下诸多悔恨!因为对他人合适的选择,未必适合自己。借助爱情三棱镜理论,通过这份 “爱商测评”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取舍,能让自己多年后回首往事时,少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