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墙老宅改造的院落标价2000元/晚却一房难求,秦岭民宿带动留坝县人均增收6.7万元,2142人返乡创业让传统村落重现生机。清晨被鸟鸣唤醒,夜晚能数星星,高端民宿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黄土墙老宅改造的院落里,管家殷书丽清晨五点升起第一缕炊烟,她每月4800元的工资堪比当地公务员收入,而院子一晚的价格比县城酒店贵三倍。
“陕西秦岭小村庄民宿住一晚要两千”的话题在2025年9月26日冲上热搜,单日阅读量突破3亿。位于汉中留坝县小留坝村的“隐居乡里”民宿成为焦点,这些由黄土墙老宅改造的院落标价2000元/晚却依然一房难求。
支持者认为,高端民宿带动了村民增收,服务和体验配得上价格;反对者则吐槽“山沟沟里的房子卖得比县城酒店贵三倍”,质疑这是否又是网红经济下的新一轮“割韭菜”。

01 从贫困县到精品民宿集群
留坝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这里诞生了第一个精品民宿集群。谁曾想,短短几年后,这里的民宿产业竟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引擎。
2024年,留坝县覆盖13个行政村的民宿集群已发展出144家特色民宿,民宿运营总收入达1.1亿元,带动全县旅游收入33.4亿。
对于只有4.2万常住人口的留坝县来说,这相当于人均增收6.7万元。
村民殷书丽是民宿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作为民宿管家,她在旺季没有休假的情况下,一个月能拿到4800元的工资,这与当地县城普通公务员的薪资相差无几。

02 高端民宿的经营逻辑
留坝县的高端民宿并非盲目定价。这些民宿多采用整院出租模式,主打“避世体验”。
秦岭7-8月平均气温仅22℃,使其成为天然的避暑胜地,吸引了大量来自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客源。
“隐居乡里·楼房沟”的两室一院户型在旺季标价2000元/晚,节假日需提前一月预订。民宿不仅保留黄土素瓦原貌,还设有观景露台,提供管家服务,并能体验星空音乐会、非遗打铁花等项目。
一位游客描述自己的体验:“清晨被鸟鸣唤醒,夜晚能数星星,私密性拉满。”

03 人才回流与乡村蜕变
更令人惊喜的是,高端民宿产业带来了人才回流的效应。
“95后”谭悦三年前结束了在西安的生活,回到家乡留坝开了一家名为“书与田”的民宿。她的丈夫也在留坝县城老街开了一家高端民宿“弥香安悦”。
从最初与村民磨合管理,到后来牵头帮乡亲办执照、申请补贴,谭悦如今已成为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留坝已吸引2142人返乡,其中大学生176人、农民工1830人。
当地政府也推出贴息贷款、设计补贴等政策,信用社甚至上门服务,破解村民创业难题。

04 民宿价格的分层生态
并非所有留坝县的民宿都价格高企。当地民宿市场已形成分层供给的生态。
在留坝,既有“漫拾光”等大众民宿,价格仅为300-500元/晚,也有“咏归川”庭院套房超过900元/晚,而“秦岭宿集”带无边泡池的房型则卖到1980元/晚。
柞水县终南山寨的私汤温泉民宿也达到1200元/晚。这种价格分层现象反映了旅游市场消费升级的多元化趋势。
有理性声音指出,不同价位民宿满足不同客群需求,关键是提供与价格相匹配的服务品质。

05 假日经济的诚信争议
几乎同时,另一个话题也引发关注:国内部分旅游热门城市商务酒店的价格已经突破1000元/晚,九寨沟多家酒店价格超过1700元/晚。
有网友因酒店价格过高取消了出行计划,吐槽“小城市也玩不起了”。
节假日酒店涨价原则上并不违法,但专家表示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涨价。当国庆黄金周沦为酒店业的“提款周”,千元商务酒店冲上热搜的荒诞剧背后,折射的是一场赤裸裸的假日经济伦理崩塌。
部分酒店经营者将“旺季经济学”异化为“宰客哲学”,视游客为待割的“韭菜”。他们信奉“一锤子买卖”,认为异地游客复购率低,便肆无忌惮地将价格推至天际。

06 乡村民宿与城市高星的本质区别
与城市酒店单纯涨价不同,乡村高端民宿的高定价背后是整体体验的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王向民教授指出,留坝现象是乡村振兴的缩影——外部资本与本土资源结合,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留坝县已在探索“民宿+农产”模式,天麻、土蜂蜜通过民宿渠道销售额增长300%。这种模式不仅为民宿客人提供了特色产品,也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高端销售渠道。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高房价并未带来当地居民收入的普遍提升,甚至出现了本地人都“住不起”的情况。

07 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高端民宿热也面临同质化竞争的挑战。王向民教授建议,乡村民宿需要依靠农耕文化、生态体验打造差异化。
监管也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对热门区域实施政府指导价,设定涨幅“天花板”,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毁约、捆绑销售等行为严厉处罚,可有效遏制乱涨价现象。
长远来看,治本之策在于信用体系的构建与商业伦理的重塑。要打通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物价等部门数据,搭建智慧监管平台,让酒店的信用记录一目了然。
引导行业从“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认识到宰客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对比泰国旅游业因成本飙升而失去竞争力,以及淄博博山源泉镇通过猕猴桃旅游采摘实现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的案例,留坝县的高端民宿之路提供了另一种乡村振兴的解法。
黄金周期间,拉萨林周县神秘树林的“过林卡”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村民带来每年上百万元的收入。这与留坝县的民宿热相呼应,显示乡村文旅的潜力正在释放
随着2142人返乡就业创业,留坝县走出了一条从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的真正复兴,不仅在于经济数字的增长,更在于能否让年轻人回家,让传统村落重现生机与活力。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