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芬兰总统“取消否决权”倡议搅动联合国:小国呼吁重构国际安全秩

芬兰总统斯图布在联合国提议废除安理会否决权制度,直指大国滥用权力阻碍人道救援。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6次否决的现状,与1946年至今143次否决的数据形成强烈反差。这场改革倡议背后,既是小国对决策边缘化的反抗,更折射出国际秩序与1945年权力格...

芬兰总统斯图布在联合国提议废除安理会否决权制度,直指大国滥用权力阻碍人道救援。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6次否决的现状,与1946年至今143次否决的数据形成强烈反差。这场改革倡议背后,既是小国对决策边缘化的反抗,更折射出国际秩序与1945年权力格局的深刻矛盾。

芬兰总统“取消否决权”倡议搅动联合国:小国呼吁重构国际安全秩

赫尔辛基总统府的蓝色大厅里,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对着各国记者抛出震动外交界的提案——废除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制度。这个来自北欧国家的"制度革命"呼吁,恰逢俄乌冲突两周年与新一轮巴以冲突胶着时期,瞬间将联合国现存治理体系的合法性辩论推向风口浪尖。

斯图布的演讲充满数据支撑:自1946年以来,五大常任理事国共行使否决权294次,其中俄罗斯(含苏联时期)143次居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22年2月至今,安理会涉乌克兰决议已遭俄方6次否决。"当大国能用一纸否决阻挠人道主义救援时,这个制度已背离其维护和平的初衷"——芬兰领导人的这句控诉,得到现场37国使节的掌声呼应。作为最新加入北约的成员国,芬兰的边境线正与俄罗斯新增1340公里对峙前线,这种地缘处境使其倡议自带特殊分量。

法律学者迅速展开激烈辩论。哈佛大学国际法教授指出,否决权制度本质是二战胜利国权力的制度化,若强行废除可能导致联合国重蹈国际联盟覆辙。但支持改革的意见同样强劲: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撰文提到,现行制度下安理会年均通过决议数量从冷战时期的60余份锐减至不足20份,"不作为正在削弱多边主义根基"。折中方案也在浮现,如法国曾提议五常自愿限制在种族灭绝等重大议题上使用否决权。

微妙的是中美英法四国的反应差异。美国表态"愿讨论改革"但未提否决权;中国驻UN大使强调"改革应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英法保持战略沉默。莫斯科的反应最为激烈,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指责芬兰"充当北约马前卒"。这种分化反应恰恰印证了斯图布的论点:当前机制已沦为大国角力工具。

事件折射出国际秩序演变的深层矛盾。在G20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平台的今天,安理会仍延续1945年权力格局。芬兰作为人均GDP超5万美元的发达小国,其倡议代表着中间力量对决策边缘化的不满。当斯图布在演讲尾声引用芬兰谚语"冰面开裂时,聪明的鹿会分散重量",他或许已在暗示:国际安全架构需要更均衡的责任分担,否则整个体系都可能陷入冰湖。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513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