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亡妻存折引发亲情官司:八旬老人诉继子索款被驳背后的法律与人情

81岁老人状告继子索要亡妻15万存款败诉,法院认定转账记录构成完整赠予证据。判决揭示重组家庭的经济往来需留存痕迹,亲情付出难以用货币计量,此案已导致继子半年未探望老人。...

81岁老人状告继子索要亡妻15万存款败诉,法院认定转账记录构成完整赠予证据。判决揭示重组家庭的经济往来需留存痕迹,亲情付出难以用货币计量,此案已导致继子半年未探望老人。

亡妻存折引发亲情官司:八旬老人诉继子索款被驳背后的法律与人情

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卷宗里,一份被摩挲得发黄的存折正引发跨代际的家庭伦理争议。81岁的王大爷持亡妻遗留的15万元存折,将拒绝返还的继子李某告上法庭。判决书上"驳回原告诉求"六个字,不仅划清了遗产与赠与的法律界限,更折射出重组家庭中复杂的情感账本。

存折背后的时间密码
案件关键证据是那笔2018年的转账记录——存款从妻子个人账户转入与继子联名账户时,正值她确诊肝癌晚期。法官特别注意到,存折密码由继子独自掌握,且款项随后用于支付其婚房首付。这些细节构成完整的赠予证据链,尽管老人坚称"当时只是方便妻子就医"。笔迹鉴定显示,转账单上的签名确为妻子亲笔,且签署于神志清醒期。

继亲关系的法律界定
庭审爆出心酸细节:王大爷与妻子再婚时继子已成年,双方未形成法律上的抚养关系。婚姻法专家当庭解释,此类情形中继子女不属法定继承人。但《民法典》第663条同时规定,赠予完成且受赠人无重大过错时不得撤销。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写道:"婚姻纽带断裂后,曾经的亲情付出难以用货币计量。"

老年维权的证据困境
老人提供的买菜记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二十年来给继子的每一笔资助,总额达23万元。但这些手写笔记因缺乏对方确认,不具备法律效力。法律援助律师指出,许多老年人习惯口头约定家庭事务,却不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亲属间的单方记录证明力极低。

判决后的亲情余震
闭庭时继子提出补偿3万元的调解方案,被老人以"要的是理不是钱"拒绝。这场官司的隐性代价远超涉案金额——社区调解员透露,原本每月探望一次的继子已半年未露面。社会学学者点评此案时提醒:"当法律裁断与情感认知出现落差时,输掉的往往是整个家庭的关系银行。"

这份被锁在保险柜里的存折,最终成为重组家庭脆弱性的见证。它提醒世人:亲情可以没有血缘,但任何经济往来都需保留痕迹。毕竟法律保护的,从来不是美好的愿望,而是清晰的证据。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484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