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午,香港港岛鲗鱼涌滨海街16号22号工地施工期间发现了一个可疑物品,怀疑是战时遗留的炸弹。香港警方及消防迅速赶至现场并进行封锁,由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到场检查可疑物品。
当晚,香港警方通报称,该炸弹为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空投炸弹,内含500磅高性能TNT炸药,附近约6000人需要紧急疏散。20日上午,拆弹工作于凌晨2时开始,警方已经锯开炸弹外壳,正在烧毁内部炸药,预计当天下午2时完成烧毁程序。
东区警区指挥官陈天柱表示,疏散行动在凌晨0时45分顺利完成,所有居民被安全转移到社区中心或其他地方。警方会在现场一带进行围封,确保所有人员撤离,以便爆炸品处理课人员继续处理拆弹程序。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这次发现的是二战期间美军“ANM65”空投炸弹,内藏500磅高性能TNT炸药,弹身仍有当年设置的两个引信,炸弹性能完好,威力与二战时期制造时几乎相同。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广泛破坏。由于炸弹已失去稳定性,警方决定不移动炸弹而是原地拆除,不会引爆炸弹,以免对附近民居造成严重损害。警方计划切开炸弹外壳,使内部TNT炸药外露后用火销毁。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拆弹工作不会影响港铁正常运作。李展超指出,该炸弹型号与2018年香港沙中线工程发现的炸弹型号一致,炸药至今仍有效,引爆后的破坏力与二战时期相同。基于炸弹经岁月洗礼后可能存在不稳定性,他们采取了不现场引爆而是原地用火烧毁的方式,并在附近安置沙包和水沙包以降低温度,团队将安排约10人进行处理。如处理过程中炸弹意外引爆,将会导致冲击波、烧红的金属碎片飞出,并可能引发火灾。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钱江晚报,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