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港股开盘时,恒生指数上涨0.4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91%。其中,蔚来涨幅超过7%,百度集团涨幅超过6%,京东集团涨幅超过3%,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涨幅均超过1%。
阿里巴巴(9988.HK)开盘涨2.74%,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股价累计上涨超过96%。截至发稿时,阿里巴巴股价涨幅扩大至3.13%,报价158.3港元,成交额超过30亿港元。
近期阿里巴巴股价连续大涨的原因包括:据报道,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目前该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面向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由国内厂商代工,并与英伟达的架构兼容。
此外,阿里巴巴业绩和研发投入超出市场预期。该公司于8月29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整体营收为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增速。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AI基础设施和研发上的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将以创业心态开启新征程,围绕消费和“AI+云”等战略领域持续投资。今年年初,他明确提出阿里巴巴未来的战略是全业务AI化,并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
持续的股份回购也是推动阿里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根据阿里巴巴2025年4月披露的数据,公司在2025财年累计回购了119亿美元股份,其中第四财季回购了6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通股数量较上年减少了5.1%。董事会授权的回购计划仍有201亿美元额度,有效期延续至2027年3月,为后续市场稳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国信证券最新研报认为,阿里巴巴坚持投入AI+云为核心的科技平台和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预计公司2026-2028财年的收入分别为10643/11817/128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266/1670/1938亿元。维持阿里巴巴“优于大市”的评级。
阿里巴巴于2019年11月在香港二次上市,发行价为176港元。上市初期,公司备受投资者青睐,股价一度走强,2020年10月底曾达到304港元高点。然而自2021年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股价进入调整期,连续下行,并于2022年10月触及59港元的历史低点。2023年,随着公司重组业务架构、推进组织变革并持续加大回购力度,市场信心逐步修复。目前,阿里巴巴股价较2022年低点反弹逾97%,逐渐逼近上市初期的水平。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爱济南客户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