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启动,今年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现场,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正式启动。网信部门通过热线电...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启动,今年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现场,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正式启动。网信部门通过热线电话、网站、公众号、小程序、邮箱、传真等方式统一接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网络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时,个人信息可能面临被窃取的风险。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以及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个人身份被冒用等问题。如果这些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他们可能会编造更具迷惑性的诈骗场景,对公众实施欺诈。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网警提醒,不要随意晒出火车票、飞机票、家门钥匙、车牌等含有个人信息的照片。发布这些信息可能会让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此外,证件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照片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发布需谨慎。银行卡号和密码等敏感信息也不应公开,以防造成财产损失。位置信息如定位位置、实时位置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也应避免发布,以免暴露真实住址。开箱视频可能透露快递单上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也应避免发布,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确实想发可以控制分享范围,推送给亲人。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使用手机时应注意细节,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谨慎使用无密码的Wi-Fi、公共手机充电桩等公共设备,以防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被窃取。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短信中的不明链接,它们很可能被植入了木马病毒。关闭常用的聊天软件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并在发布动态时注意保护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安全。选择官方渠道下载应用程序,特别是银行类App,并设置强密码。授权App相关权限时仔细查看通知内容,关闭不必要的权限。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平台或网站,取消账号授权。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若察觉信息有泄露风险,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切断风险源,退出异常登录设备并冻结涉事账户;修改所有关联账户的密码,避免使用近期用过的旧密码;留存证据,保存泄露相关截图、短信、邮件等,记录泄露时间、途径;向涉事平台投诉违规应用,或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77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若因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保留证据并报警,必要时提起民事诉讼追究责任。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留意生活细节,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守护个人隐私。发现信息泄露后,及时切断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353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