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近日,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许多年轻人希望通过这种疗法让白发重新变黑。然而,“白发针”并非专业医学术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蔡玲玲表示,“白发针”的主要成分是腺苷钴...

近日,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许多年轻人希望通过这种疗法让白发重新变黑。然而,“白发针”并非专业医学术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蔡玲玲表示,“白发针”的主要成分是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式。从医学角度来看,“白发针”的说法并不科学,甚至有误导性。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长年熬夜与学业压力使夏微(化名)的头发早早出现了白发。32岁时,她决定尝试“白发针”。她在小红书上看到网友分享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打“白发针”的经历后,于今年4月前往湖北武汉某医院进行了治疗。医生告诉她,注射腺苷钴胺并不是专门针对白发的治疗,而是给头发增加营养,多用于治疗脱发。夏微的第一个疗程花费了近2500元,包括每周一次的注射和头皮水光治疗,共打了6周。两个月后,她的头顶白发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效果有限。她决定继续治疗,希望能缓解白发问题。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韩函(化名)也在小红书上了解到“白发针”,由于近两年白发增多影响外貌,她在今年2月前往西苑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建议她进行穴位注射和中药内服调理。三个月内,韩函注射了12次,共花费1872元,但未见明显效果,最终停止了治疗。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9月初,演员郭彤彤发布视频分享自己接受“白发针”治疗的经历,引发广泛关注。“白发针”一夜之间成为热门话题。蔡玲玲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在医学上,这种疗法的主要成分是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式。她和团队首创了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疗法,但这只是中医综合治疗白发方案的一部分,并非一针就能让白发变黑。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在社交平台上,“白发针”的说法或许会淡化治疗的复杂性和效果的不确定性,使其听起来像一种轻松、神奇的解决方案,吸引更多关注。小红书数据显示,“白发针”词条的搜索指数近30日上涨了148%,曝光量超过5200万。

“白发针”是医学突破还是流量炒作 社交平台上的新宠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西苑医院多次出现在相关帖子中,这些医院均为三甲医院。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疗法也已在河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地的部分城市开展临床应用,涉及多个科室。

腺苷钴胺注射液本身价格不高,但实际收费因治疗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蔡玲玲提到,公立医院的价格更加规范。此外,一些帖子还推广黑发保健品,这引发了对白发治疗过度商业化的担忧。

蔡玲玲解释,腺苷钴胺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机理是从西医角度看能够营养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毛囊底部血供;从中医理论来看,符合“发为血之余”的理念,通过改善气血供应来促进头发健康生长。但她也强调,该疗法需配合中药内调、调整生活方式等综合手段,并非单一注射就能解决白发问题。从其临床观察来看,规律坚持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60%的人白发有所好转,但好转程度不一。

上海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超也指出,“白发针”可能对部分人有效,但绝非普适性解决方案,且存在风险和局限。白发的治疗效果因成因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普遍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红星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302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