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面对美国的经济胁迫,中国展现出系统性应对能力,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合作。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风险加剧,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打破"安全困境"提供新思路。历史教训警示,经济武器化终将反...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面对美国的经济胁迫,中国展现出系统性应对能力,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合作。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风险加剧,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打破"安全困境"提供新思路。历史教训警示,经济武器化终将反噬始作俑者。
9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近期国际热点问题回应媒体关切。

针对彭博社记者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印加征关税以施压俄罗斯"的提问,林剑的回应彰显了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原则立场,也揭示了当前国际博弈的复杂态势。

林剑明确指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中国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这一表态延续了中国自冲突爆发以来的核心主张。从历史经纬看,中国始终倡导通过对话解决争端,2023年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等12项主张,为缓和局势提供了建设性方案。此次回应再次强调"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直指某些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倾向,体现了中国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决心。

特朗普的表态暴露出美国对华战略的两重性:一方面试图通过经济胁迫改变中国立场,另一方面将中俄关系工具化。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美国目前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税率达19%,若进一步加征将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
这种"长臂管辖"式的做法,本质是将多边贸易体系异化为地缘政治筹码。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要求欧盟配合的诉求,反映了其试图构建对华"贸易包围圈"的意图,但欧盟内部对此存在明显分歧——德国工业联合会近期报告显示,62%的欧盟企业反对在对俄制裁框架下扩大对华贸易限制。美方提议引发的震荡已超出预期。印度商工部随即声明"任何单边关税都将破坏WTO规则",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则表态"贸易政策不应与特定地缘议题捆绑"。这种反应印证了国际社会对经济武器化的警惕。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此类行为可能加速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最新预测显示,若主要经济体间关税壁垒持续升高,2025年全球GDP或损失0.8%,其中发展中国家将承受65%的损失。面对潜在威胁,中国展现出系统性应对能力。在法律层面,商务部已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反制机制;在经济层面,今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5.8%,彰显市场多元化成效;在国际合作领域,金砖国家扩员后覆盖全球37%的GDP,为抵御单边主义提供制度屏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乌克兰人道主义援助已达1500万美元,通过粮食出口、危机斡旋等实际行动践行中立立场,这种"建设性中立"模式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乌克兰危机的本质是欧洲安全架构失衡的产物。将中国卷入制裁漩涡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大范围的系统性风险。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21世纪的危机需要21世纪的多边解决方案。"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打破"安全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在具体操作层面,当务之急是恢复俄乌直接对话,而非通过第三国经济胁迫制造新的矛盾点。当前国际局势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林剑发言人的回应既是中国原则的清晰表达,也是对单边霸凌的明确警示。历史经验表明,将经济工具武器化的行为最终会反噬始作俑者——2002年小布什政府钢铁关税导致美国损失20万个就业岗位的教训犹在眼前。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唯有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继续以自身稳定性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中方回应特朗普对中印大幅加税#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