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遭劝退家长发声 录取后被拒引争议。正值开学季,许多学生通过招生考试迈入人生新阶段。19岁的李同学本应也是其中的一员。他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今年4月18日通过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选拔、推荐,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并被录取至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然而,8月30日开学报到时,校方相关工作人员得知李同学是自闭症学生后,拒绝为其办理入学手续。李同学的父亲李昱认为,校方的审核和录取程序存在诸多疏漏,直到入学报到当天才通知学生和家长不予接收,使学生错失了报读其他学校的机会。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确实向李同学发放了录取通知书,但该残疾人招生项目主要面向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面试时校方教师对李同学患有自闭症并不知情。因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建议其找其他合适的学校就读。
报到当天,李同学需要独立填写一些表格。由于患自闭症,他的写字速度较一般人略慢。为缓解尴尬,李昱主动向老师说明“我们孩子是自闭症”。不料该老师与在场领导沟通后,当即通知“我们不收自闭症学生”。
校方工作人员解释说:“你们来是不可能学得下去的,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李昱称,儿子虽然患有自闭症,但症状较轻,日常自理都没有问题。学习上,李同学一路就读于普通小学、区特殊学校、广州市重点职高。在职高里,李同学入读的是特教班,当初面向整个广州市只招收10人。在这场招生考试中,李同学是特教班和许多初中同学当中唯一被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录取的孩子。
李同学的残疾人证号最后两位数字是“54”,“5”代表智力残疾,“4”代表四级残疾。李昱认为,学校在招生时应很容易判断出李同学属于自闭症且程度较轻。而在收到录取结果的三个多月里,校方从未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
依据《广东省残联关于做好2025年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该项目由广东省残联从全省各地推荐优秀残疾人学生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接受全日制职业教育学习。招生对象以肢体残疾及言语残疾学生为主,但并未明确排除自闭症学生。李昱介绍,今年该项目共录取了两名自闭症学生,另一名自闭症学生的遭遇与李同学类似。
李昱表示,自己分别于9月1日和9月3日与校方进行沟通,要求书面通知劝退决定。校方表示电话通知劝退,不给书面通知。如果校方能更早给出不予录取的结论,孩子还会有其他上学的机会。他曾联系过另外一家学校,对方表示同意接收,但相关录取已在8月1日截止。
当前最大的诉求就是让孩子按照原计划入学。若事情得不到解决,后续将考虑诉诸法律手段。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宣传部一名老师回应称,面试老师对于李同学患有自闭症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发了录取通知书。从前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并未有自闭症学生被录取。主要是怕影响正常的学生,所以还是劝自闭症学生家长去找一个适合孩子就读的学校。
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张秀丽长期关注自闭症人群成长与权益保护。她认为,李同学被录取的升学项目本身就是残联与学校合作的一个残障项目,却因为学生残障类型不同而拒绝接收,这是针对残障类型的明显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福建嘉禾嘉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舟雄指出,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不因残疾而被剥夺。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没有将自闭症列为高校可以不予录取的严重疾病。学院向学生寄发了录取通知书,说明双方教育服务合同已成立,学院没有理由单方解除。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百家号,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