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租房成为年轻人主流居住方式,出租屋却容不下一张婴儿床。这起广州租房纠纷背后,是60%年轻租客面临的合租困境,更是城市住房政策与生育政策的深刻错位。
近日,广州白云区一对年轻夫妻的租房纠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这对夫妻通过自如平台合租了套间中的一间卧室,婚后育有一子,却被房东以"违反合同约定"为由要求3个工作日内搬离。这一事件折射出城市租房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暴露出长租公寓市场在合同规范、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制度空白。

事件起源于2025年8月底,租客陈先生夫妇收到自如平台通知,称其因"增加居住人数"违反租赁合同条款,需在3日内搬离。陈先生表示,妻子怀孕期间曾向管家报备,当时未获明确反对,孩子出生后却突然被要求搬离。自如方面提供的合同显示,其中确有"不得擅自增加同住人"的条款,但未明确将新生儿纳入限制范围。房东则坚称"合同写得清清楚楚",认为租客违约在先。

此类纠纷在长租市场并非个案。2024年北京朝阳区曾有类似案例,哺乳期妈妈被要求搬离合租房,最终经媒体曝光后平台才出面协调。某长租公寓前员工透露,平台通常采取"一刀切"管理方式,对育龄女性租客存在隐形歧视,"管家为避免麻烦,往往建议孕妇提前退租"。这种潜规则导致许多年轻家庭陷入"租房—生育—被迫搬家"的恶性循环。
该事件反映了城市住房政策与生育政策的错位。随着三孩政策推行,适龄夫妇的居住需求与现行租赁市场供给矛盾日益凸显。统计显示,广州30岁以下租房群体中,超过60%居住在合租房源,其中已婚未置业者占比逐年上升。城市规划专家李教授指出:"当租房成为年轻人主流居住方式时,住房保障体系必须考虑家庭生命周期变化,不能简单将育儿家庭排除在合租市场外。"
这起看似普通的租房纠纷,实则拷问着城市包容度与社会公平。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保障租房群体的基本居住权益,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影响着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当一座城市的出租屋容不下一张婴儿床时,我们有必要反思:所谓的人才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究竟应该建立在怎样的价值基石之上?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