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平台广告虚标时长,优酷、芒果TV、爱奇艺均存在实际播放超时现象,最长多4秒,涉嫌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户可保留证据投诉或选择其他平台,维护自身权益。
近日,互联网广告虚标时长现象调查:优酷、芒果TV、爱奇艺等平台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超出标注时长(最长多4秒),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律师指出该行为违反《广告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成虚假宣传。

优酷、芒果TV、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广告实际播放时间超出标注时长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大家的不满和讨论。这背后其实是一些平台在“偷”走我们的时间。
一、三大视频平台广告时长超标的具体情况:
优酷:电视剧《献鱼》前广告,标注119秒,实际123秒,超4秒。
芒果TV:综艺《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前广告,标注80秒,实际83秒,3秒。
爱奇艺:电视剧《生万物》前广告,标注120秒,实际122-123秒,超2-3秒。二、平台如何解释?
面对用户的质疑,几家平台的回应也有所不同:
优酷的客服表示会“记录问题并反馈相关团队”,但并未对超时原因给出具体解释。
芒果TV起初否认倒计时存在问题,后续解释称这是因为“广告视频起播需要加载缓冲,多个视频顺序播放导致累计耗时增加”,并强调“平台计时与素材时长对齐”。
爱奇艺的客服则建议用户“以前端页面展示为准”,同样未对时长差异作出具体说明。

️三、为什么说这是“虚假宣传”?
法律界人士指出,这种虚标广告倒时长的行为涉嫌违法:
1. 违反了《广告法》:根据《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其第二十八条进一步明确,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就构成虚假广告。而“服务的期限与实际情况不符”被明确列为虚假广告的情形之一。广告的播放时长显然属于“服务期限”的范畴。
2.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知情权),以及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交易权)。虚标广告时长,意味着你在不清楚真实服务情况的前提下,被动付出了额外的时间成本,这直接侵害了你的上述权利。

四、背后的“奥妙”是什么?
虽然平台给出了“技术原因”的解释,但不少用户推测,这背后可能也有其商业考量:
“温水煮青蛙”式的创收:几秒钟的时间看似不长,但如果考虑到海量的用户规模和巨大的广告播放次数,这累积起来的“额外”广告曝光量所带来的商业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试探用户底线的行为:这种行为也可能是一种对用户容忍度的试探。小幅度的、不易察觉的超标,如果用户没有强烈反应,未来就可能成为“常态”。

五、作为用户,我们可以怎么做?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感到无奈,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行动:
1. 保留证据并投诉:如果你遇到了广告时长超标的问题,可以录屏或截图保存证据,然后通过平台官方客服渠道进行投诉和询问。如果平台解决不力,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2. 用脚投票:对于那些用户体验差、不尊重用户时间的平台,我们可以减少使用或转向其他更优质的平台。市场的选择也会倒逼平台做出改进。
3. 考虑开通会员:如果经常使用某平台且无法忍受广告,开通会员跳过广告是一个直接的选择(当然,这也需要权衡会员服务的性价比)。
总结一下:视频平台广告“偷时间”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来获取额外商业利益的不诚信行为,并且很可能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