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易会满在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五年多时间里,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推动资本市场扩容,创下了A股历史上IPO发行的最高纪录。在他任内共有1908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2.22万亿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占32年来A股IPO总量的41.59%。因此,他被市场称为“IPO之王”。
然而,高速扩容的背后,退市机制未能同步匹配,仅有151家公司退市,不足IPO数量的1/10。同时,股东净减持2.27万亿元的压力使得A股“3000点保卫战”在其任内反复上演33次。
易会满任职期间,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增加,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在他任职的五年多时间内,累计发行新股数量高达1908家,总计募资金额达2.22万亿元。无论是新股数量还是募资金额,都远超此前八位证监会主席任期内的数据。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相继全面实施注册制是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2023年四季度以后,新股发行有所收紧。
尽管《退市新规》在实行时效果不如IPO明显,但易会满任期内的退市节奏相对较快。五年来累计退市上市公司数量为151家(含B股),而前八位证监会主席任期内累计退市了115家(含B股)。
易会满接任证监会主席之时,A股已经跌了将近一年,市场对他充满期待。上任之初,他就意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市场一度给予正面回应,沪指从2600点附近升至3288点。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沪指多次跌破3000点。此后,虽然有政策刺激,但市场并未持续反弹,沪指一直在2700-3400点震荡。
面对市场压力,证监会继续深化改革。2023年8月27日发布的《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要求,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分红不达标的企业控股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该政策发布后,市场反应并不强烈。
易会满任期内,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约2.27万亿元。大股东减持对市场影响巨大。不过,随着《减持新规》等政策的出台,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层面逐渐完善。
易会满在职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科创板于2019年7月正式开板,并实行注册制;2020年8月,创业板也实施注册制。2020年年底,监管对退市制度作出重大改革,发布了多项规则优化退市指标和流程。2021年5月,证监会重拳打击“伪市值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同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2023年2月17日,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凤凰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