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旬独居老人在上海闵行区堆积了大量垃圾,不仅堆满自家房屋,还另外租借了两套房子堆放。她的儿子表示,母亲平时非常节俭,却愿意每月花费4500元租下两套一室户来堆放垃圾。这些房子里的垃圾堆积如山,开门时垃圾就会涌出。
居委会和物业曾多次上门沟通,但老人总是承诺会卖掉废品。尽管儿子也帮忙清理过几次,但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在属地协调下,浦江镇多部门联动,安排40多人经过两天时间,从三套房中清运出了30吨垃圾。
在派出所民警陪同下,老人的儿子带她去医院做了精神检查。结果显示老人有轻微抑郁症,但她拒绝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居委会表示,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遇到老人拾荒堆物的情况,反映出老人可能患有囤积症。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解释说,囤积行为在特定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如果失去理性,发展为“万物皆有用,一件不能少”的执念时,就可能演变为病态反应。目前,国内暂无专门针对囤积行为的精神门诊,但根据调查,老年人囤积障碍的发生率可能达到6%。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家中老人突然出现囤积行为,并伴有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应高度怀疑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额颞痴呆也可能导致老人有囤积物品的习惯。相关研究表明,囤积障碍患者通常伴随其他精神疾病,至少一半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部分可能患有焦虑症或社交焦虑等。
对于有囤积行为的患者,强制清理可能会加重情绪反应,不再干预后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囤积。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社会、生物和心理的综合干预,且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新浪,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