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点行情震荡 见顶有哪些信号 市场情绪达到顶峰。A股冲破3800点的欢呼声还未散去,证券营业厅里白发老人颤抖的双手和90后股民熬红的眼睛形成鲜明对比。当创业板指以单日2.23%的涨幅刷新纪录时,超过3300只个股却在下跌,这场由科技股主导的牛市正把无数散户推向“赚指数不赚钱”的深渊。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的第二天,某券商营业部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交易大屏上,宁德时代14%的涨幅与半导体板块5%的跌幅形成强烈对比。两融余额突破2.18万亿元的同时,北向资金撤离了89.3亿元。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行情让刚入市的新手第一次见识到资本市场的残酷。
技术图形正在发出危险信号。连接2007年6124点和2015年5178点的历史压力线,此刻正压在3780-3800点的区间。8月28日沪指冲高回落时,有经验的投资者发现,创业板量比1.2倍的放量反包与上证指数78%的缩量反抽形成诡异背离。当天的下跌家数达到4123家,恐慌性卖出订单占比创18个月新高。
资金面看似宽松实则暗流涌动。7月新增开户数196万户的背后,是非银存款2.14万亿元的异常增长。这些从银行理财流出的资金正在推高宁德时代的市盈率至185倍。但聪明钱早已开始调仓,北向资金在8月27日单日净卖出89.3亿元,重点抛售的券商板块当天集体跌停。量化基金的助跌效应更让市场雪上加霜,当指数下跌超1%时,80%的量化策略会自动触发减仓指令。
科技成长股的狂欢正在制造巨大泡沫。AI算力板块的市盈率中位数已达142倍,某光模块龙头的动态PE甚至超过300倍。游资仍在疯狂追逐,某服务器厂商仅凭“与英伟达合作”的传闻就连续拉出7个涨停。这种疯狂让老股民想起2015年的惨痛教训,当时全通教育116倍的PE最终在股灾中跌去97%。
散户的生存法则正在发生根本改变。过去“捂股待涨”的策略在结构性行情中彻底失效,某白酒ETF的投资者发现,即使行业指数上涨20%,自己持仓的个股却下跌了15%。现在流行的是“三三制仓位管理”:30%资金押注突破关键均线的强势股,30%配置股息率超4%的防御板块,剩下40%现金随时准备应对黑天鹅。有私募经理透露,他的客户最近都在用“回踩10小时均线”作为买点,成功率比追高高出近40%。
风险信号正在密集出现。当上证指数在3800点附近连续三天缩量,某技术派投资者果断清仓了券商股。他盯着MACD指标上的顶背离轻叹:“这次和2015年太像了,连量价背离的弧度都分毫不差。”更危险的信号来自市场情绪,雪球论坛的“牛市”话题浏览量突破5亿次时,历史数据显示这是见顶前最后的狂欢。
在创业板指冲高到2890点的当天下午,某营业部突然涌入大批挂单卖出的散户。他们手机屏幕上闪烁着相同的信息:“跌破20日线且MACD死叉”。这些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投资者,此刻正用纪律对抗贪婪。而那些刚入市的新手还在追问:“为什么指数涨了20%,我的股票反而亏了?”
这场牛市最残酷的真相正在显现:注册制下壳价值归零,退市常态化让“炒小炒差”成为致命陷阱。某ST股在连续11个涨停后突然停牌核查,复牌当天直接跌停。真正活下来的投资者都在默默执行着“跌破3785点减半仓”的铁律。当市场还在争论牛市是否见顶时,聪明的资金早已开始布局港股,某互联网龙头的市盈率只有A股同行的三分之一。
散户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认知冲击。那些曾经信奉“涨停板敢死队”的短线客,现在开始研究ROE和自由现金流;过去只看K线的投机者,不得不学习产业政策与研发费用的关系。某90后投资者在交易软件上写下:“原来牛市不是提款机,而是照妖镜。”这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市场的疯狂,更是每个参与者认知的边界。
当市场再次传来“全民炒股”的传闻时,有经验的投资者开始减仓。他们知道,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5年4月,A股新开户数突破400万户的那个下午,上证指数见到了5178点的历史大顶。如今这个数字是196万,虽然不及当年疯狂,但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的警示灯已然亮起。
在这场史诗级的行情中,真正的赢家永远是少数。他们或许没有满仓迎接每一个涨停,却懂得在狂热中保留一份清醒;他们可能错过某些翻倍股,但严格的纪律让利润得以保全。当市场开始用天量长上影线发出警告时,这些聪明的资金早已备好现金,等待下一轮价值回归的机遇。
散户生存的终极密码,或许就藏在那些被反复验证的铁律里:永远不满仓、不追高、不碰ST、不轻信内幕。当市场用最惨烈的方式教育投资者时,那些恪守纪律的人终将在泡沫退潮后站在岸上。毕竟,牛市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赚了多少,而是活下来,等待下一次机会。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财经者也,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