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抗日历史 共忆峥嵘岁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标志着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标志着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抗日历史 共忆峥嵘岁月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闽台儿女并肩战斗、共御外侮。近日,福建日报社与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联合推出《闽台会客厅》高端访谈节目,邀请蓝博洲、叶蔚南和李向群三位嘉宾,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启示。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抗日历史 共忆峥嵘岁月

蓝博洲指出,因抗战胜利,台湾才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然而,民进党当局却绝口不提台湾民众的抗日史实,企图抹去真实的历史记忆,误导年轻人。身为台湾抗日爱国作家叶荣钟之子,叶蔚南也有同样的焦虑。他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2007年,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成立,成员包括30多个抗日家族,旨在找回历史记忆。多年来,叶蔚南等抗日志士后代通过举办活动、出版书籍,讲述台胞抗日事迹,还原历史真相。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抗日历史 共忆峥嵘岁月

叶荣钟在18岁那年写下七绝《望月》,表达了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愤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及澎湖列岛被日本强行侵占。50年间,台湾民众从未停止抗争,从武装抗日到文化反日,65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台湾同胞跨越海峡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活跃在从厦门、永安到延安、重庆的各条战线上,许多人因此牺牲。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抗日历史 共忆峥嵘岁月

连横在九一八事变后写下“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指明了一条救国之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台湾同胞看到了抗日的出路——回到祖国。李友邦将军率领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在福建各地辗转抗日;丘念台在广东组建东区服务队,开展抗日活动;留闽台胞纷纷成立抗日组织,在厦门、泉州等地并肩战斗。福建永安复兴堡承载着两岸同胞并肩抗战的共同记忆,被誉为“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

抗战期间,5万多名台湾爱国志士回到大陆投身抗日,秉持“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信念,在大江南北留下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福建是台湾义勇队的发源地,李友邦提出的口号对台胞投身抗日极具号召力。1938年11月,李友邦来到崇安县动员和招募台胞参加抗日,次年2月,台湾义勇队在浙江金华正式成立,并组建台湾少年团。

9月3日,大陆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等纪念活动,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及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到现场观礼。如何讲好抗战故事,把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是两岸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蓝博洲频繁往返两岸,忙着操持“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叶蔚南受父辈影响,决心把两岸抗战史续写下去,让年轻一代勿忘历史。李向群通过写书、拍纪录片等方式,带领中小学生触摸闽台抗战的历史事实,感悟抗战精神。

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见证了台湾同胞始终把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见证了两岸人民始终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同胞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事实,不容歪曲,也无法掩盖。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让两岸的子孙后代永享幸福与安宁。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113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