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异常热闹。来自亚洲多国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陆续抵达,为即将在天津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做足准备。这场峰会成为近期区域外交的焦点,让天津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国际关注。
最先抵达的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他一落地便成为媒体镜头追逐的热点。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也是上一届轮值主席国,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中哈之间的合作被认为是“走在前列”的样板,托卡耶夫此行受到广泛期待。他还将在峰会后赴京参加某纪念活动,增加了此次访问的重要性。
紧随其后的是尼泊尔总理奥利。这是尼泊尔成为上合对话伙伴十周年,也是中尼建交70周年。中国和尼泊尔的贸易、文化交流近年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本次峰会为两国深化合作提供了良机。
下午,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也现身天津。作为首个与中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柬埔寨与中国关系近年来不断升级,今年甚至升格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这一层面的合作已走在东南亚前列。
同一天稍晚,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抵达北京,这也是他继2024年国事访问后的再次来华。两国已经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广泛合作,马尔代夫也成为上合组织中的重要对话伙伴之一。
各国的到来不仅彰显了峰会的吸引力,也体现了区域交流的新动力。与会者背景各异,但都带着推动本国发展的期望,希望借助上合平台寻找更多机遇。每位元首都肩负着一份合作共赢的使命,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利益。随着峰会临近,大家的关注点早已不只是谁来,更在于这些新老朋友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或许这些会面将促成下一步区域的发展。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古今述谈,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