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6.1级强震已致622人遇难,震中村庄遭毁灭性打击,雨季山体滑坡阻碍救援,90%土坯房倒塌暴露建筑隐患,专家预警未来强震风险加剧。
当地时间9月1日,阿富汗内政部发言人阿卜杜勒·马廷·卡尼发布的最新灾情通报牵动国际社会神经:8月31日晚发生在该国东北部的6.1级强震,已造成库纳尔省610人遇难、1300人受伤,大量房屋倒塌;相邻的楠格哈尔省也报告12人死亡、255人受伤,数十座建筑损毁。这场被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震源深度20公里的浅源地震(北纬34.50度,东经70.80度),不仅使震中区域遭受毁灭性打击,连230公里外的首都喀布尔都有明显震感。

在受灾最严重的库纳尔省巴拉克地区,幸存者描述地震发生时"整个山谷像波浪一样摇晃",许多建在山坡上的村庄被瞬间夷为平地。由于当地正值雨季,强震引发的连锁性山体滑坡将多条主干道掩埋,救援队伍不得不徒手挖掘碎石前进。

楠格哈尔省医疗官员透露,部分伤者因道路中断无法及时送医,乡镇诊所已出现麻醉药品和血浆短缺。阿富汗临时政府紧急调派12架直升机参与物资投送,但复杂地形和持续余震严重制约了空中救援效率。

国际地震学专家分析指出,此次震中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兴都库什山脉地震带,该区域平均每年发生50次5级以上地震。但此次灾难性后果的深层原因,是阿富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夯土建筑陷阱"——当地90%的民房采用未经加固的土坯结构,抗震能力几乎为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3年报告显示,阿富汗约72%的国土面积处于高地震风险区,而全国仅有3座城市具备基本抗震建筑规范。更令人忧心的是,震区部分村庄建在古滑坡体上,地质勘测表明这些"隐形危险区"在强震后可能发生二次坍塌。
这场灾难让人想起2022年6月帕克蒂卡省7.2级地震(1100余人遇难)的惨痛教训。当时国际社会承诺帮助阿富汗建立地震预警系统,但因政权更迭导致项目搁浅。阿富汗灾害管理部官员承认,全国现有地震监测站不足10个,且半数设备老化。
更严峻的是,该国仅有的两支专业救援队都部署在喀布尔,偏远地区灾害响应完全依赖军队和民兵。地质学家提醒,受板块持续挤压影响,未来半年阿富汗境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高达34%。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