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俄美等14国友人或遗属出席纪念活动

80年前,26个国家2000多名医护人员与中国并肩作战;今天,14国国际友人后代共聚北京。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用虚拟现实重现平型关炮火,用AI还原老兵青春面容,更用数字技术让年轻一代触摸'血肉筑成的长城'。历史记忆永不褪色,和平薪火正在传递...

80年前,26个国家2000多名医护人员与中国并肩作战;今天,14国国际友人后代共聚北京。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用虚拟现实重现平型关炮火,用AI还原老兵青春面容,更用数字技术让年轻一代触摸'血肉筑成的长城'。历史记忆永不褪色,和平薪火正在传递。

2025年8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会上,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活动筹备进展,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场跨越时空的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对和平未来的庄严承诺。

俄美等14国友人或遗属出席纪念活动

据发布会披露,本次纪念活动以"铭记历史、共创和平"为主题,将于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目前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主要活动场所的布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包括主题展览、敬献花篮仪式、文艺晚会等十余项活动已进入最后彩排阶段。

俄美等14国友人或遗属出席纪念活动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组委会向14个国家的50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发出正式邀请。这些代表中,有苏联空军志愿队飞行员的后代,有美国"飞虎队"队员的亲属,也有英国援华医疗队成员的传人。筹备委员会国际合作组组长李明表示:"这些国际友人当年跨越山海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今天邀请他们的后代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是对人类正义力量的致敬。"

俄美等14国友人或遗属出席纪念活动

发布会上,中央档案馆宣布将首次公开展示一批珍贵抗战档案,其中包括1942年中国战场形势分析报告、国际援华物资运输路线图等从未面世的一手资料。这些泛黄的文件上,清晰记录着当年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清单、美国民间捐赠的医疗物资明细、英国情报人员绘制的日军布防图……

俄美等14国友人或遗属出席纪念活动

"这些档案证明,中国抗战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抗战史专家张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仅1937至1941年间,就有来自26个国家的2000多名医护人员在中国战地医院服务,这个数字远超以往认知。"

为增强纪念活动的时代感,组委会特别推出"数字抗战记忆"工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亲历"平型关大捷的炮火轰鸣,感受滇缅公路上卡车队的颠簸前行。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集了300多位抗战老兵的生物特征数据,利用AI技术还原他们年轻时的面貌和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纪念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占比达65%。来自清华大学的志愿者代表小林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历时半年走访了17个省市的抗战遗址,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了数字档案库。"当我在电脑里重建被炸毁的铁路桥模型时,突然理解了什么是'血肉筑成的长城'。"

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记者提问环节,路透社记者关切询问中国如何评价当前国际局势与80年前的异同。筹备委员会副主任王毅回应道:"历史从不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今天我们纪念胜利,就是要警醒世界:当单边主义、强权政治抬头时,人类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这场跨越八十载的纪念,正在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当俄罗斯老兵后代捧着泛黄的老照片,当美国"飞虎队"队员的孙女展示祖父的飞行日志,当中英两国青少年共同修复战地医院的数字模型——这些生动的画面告诉我们: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九三阅兵红色景点打卡#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nwhw.com/news/1024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